永嘉包产到户始末和意义

作者:杜燕秋 字数:2895

摘 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党的工作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包产到户”是党领导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真理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成功的第一实证,也为新时期的改革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即改革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关键词:农村;改革;包产到户;历史地位;实际意义

1 “包产到户的”相关概述

农村改革的中心内容就是以“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态的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取代了追求“一大二公”,实行“政社合一”、“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集体经营体制,结束了多年来的“左”的指导思想,纠正了一系列错误政策及做法,使中国农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徘徊停滞的局面,取得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包产制”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及副业生产任务承包(包用工、包费用、包产量)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这措施改变由之前集体管理的生产队或生产大队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并且转为以户为单位,由农民自我管理和生产、分配及经营。可是,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这种情况在人民公社时代是不可能存在的。农村家庭联户承包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土地长期包给各户使用。把各户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其实作为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早在1956年,浙江省永嘉县在党委和政府的主导推动下,就开始了艰难探索。尽管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夭折了,但永嘉“包产到户”的实践和理论,对于中国农业集体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形成,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 永嘉“包产到户”的探索和实践

2.1 中国包产到户第一县,成为农村改革的源头

真正最早把“包产到户”当作完善合作社集体经营体制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形式,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较大范围里实行的,是浙江省永嘉县1956年5月到1957年3月的“包产到户”实践。永嘉的实践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自觉行动,先经典型试验,总结实践经验,拿出实施方案后才实行“有限推广”,在全县42%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实行。实行十个月的结果对改善当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促进生产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受到农民普遍的热情欢迎。

2.2 永嘉“包产到户”实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

当然,对于包产到户,广大人民群众认为“好得很”,但也有一些人认为“糟得很”,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辩论。11月19日,《浙南大众报》发表文章,认为包产到户是“倒退的做法”,并向《人民日报》直接投诉,通过媒介转给中央高层领导,对永嘉包产到户的试验形成很大压力,浙江省委、温州地委、永嘉县委被迫下令停止试验包产到户。县委主要领导李桂茂、李云河、戴洁天都受到处分,全县因参与包产到户而被判刑劳改的达20多人。如此高调的指责,既让推行包产户的永嘉县委面临严峻的考验,也让那些主张包产到户的干部和群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探索真理的勇气顶住了压力。为了从理论上说明合作社实行包产到户的合理性,回答《浙南大众报》的质疑与非难,11月25日,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将《“专管制”和“包产到户”是解决社内主要矛盾的好办法》的专题报告,以个人名义呈送县委、地委、省委、华东局和中央农村工作部。这个报告以中共八大会议精神联系农村工作实际,系统地论述了包产到户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对《浙南大众报》对包产到户的批评,提出了反批评。在试验过程中,永嘉县委及县委派出的试点工作组,面对诸多实际和理论上的问题以及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责难,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积极探讨,大胆实践。试点结束时写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水平总结,对“包产到户”的性质、作用及操作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有力地回答了各方的责难。永嘉的实践及理论总结在温州及浙江省内外产生了强烈影响,引发了包括省、地级及中央多家媒体参加的全国第一场关于“包产到户”性质的大论争,产生了全国最早一批论述“包产到户”问题的重要文章,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农业体制变革历史的必读之著。

3 永嘉“包产到户”的历史意义

3.1 开创了永嘉农村改革新局面,在永嘉农村改革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家庭承包制的确立,永嘉农村出现了连续数年的大丰收,走出了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困境。实行了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于1985年正式废除。“包产到户”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成为拨乱反正的先声。“包产到户”是真理标准问题在实践中的第一次实证,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回应了真理标准的讨论。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支持“包产到户”这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由此“包产到户”成为亿万中国农民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3.2 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产到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被中央肯定而在全国实行,永嘉“包产到户”得到平反昭雪。在永嘉试行包产到户的同时,全国还有四川江津、安徽芜湖、广东中山、江苏盐城、广西环江等地也在试行。他们的包产到户是农民自发的,范围小,时间短。唯独永嘉包产到户是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它的规模之大、理论性之强、农民坚持时间之长,在全国都是无与伦比的。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说:“永嘉包产到户是农村改革的超前试验。”“如果没有 1956 年永嘉县首倡的包产到户,没有 60 年代初安徽全省范围推广的‘责任田’,何来 80年代风靡全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何来此后乡镇企业的崛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4 结语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开放始于包产到户。我国当前所施行的土地承包制,是包产到户制度安排下的制度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永嘉包产到户试验是史无前例的,,它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为温州经济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农村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车裕斌,徐李送.永嘉第一轮包产到户试验[N].中国经济时报,2013-01-16009.

[2]徐李送.求索——永嘉农村“包产到户”始末[J].今日浙江,2011,11:54-55.

[3]邢恒超.90年沧桑看浙江:永嘉县首创“包产到户”[J].浙江经济,2011,13:27-28.

[4]淮北子.“包产到户”的先行者:“永嘉三杰”[J].中国合作经济,2009,05:56-61.

[5]陈启中.永嘉:从红十三军诞生地到中国包产到户第一县[J].铁军,2009,07:35-38.

[6]兰天山.“包产到户”在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1:35-38.

相关文档: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新疆防雷减灾工作行政执法思考
地下室及地下车库刚柔结合防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