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几点认识

作者:王小絮 字数:3274

摘 要: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形成于十九世纪中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分工思想是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的源泉。本文以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为切入点,借助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发展阶段和马克思社会分工本质的阐述,分析了马克思社会分工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思想来源;发展阶段;理论意义;当代价值

1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

最初以社会分工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是苏格拉底弟子---色诺芬。色氏在《经济论》一书中论述了社会分工问题。对分工与市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创造性的抛出了“市场制约分工”的观点。这一观点启发了马克思对交换与社会分工关系的思考。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指出,“一个从事这么多工作的人,是绝不可能把一切都做好的”,对色诺芬的观点表示认同。同时,色氏的观点也使马克思开始对交换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关系问题予以分析和思考。考虑到色诺芬所处的时代,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理论的建构并不完善,其在社会分工理论的贡献仅限于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客观存在性。马克思在评价色诺芬的社会分工理论方面的建树时,指出色氏尽管发现了市场范围对分工的决定性,但其认识有限,仅仅注意到使用价值。在古希腊,另一位分工问题的研究专家柏拉图从哲学的角度关注分工。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将社会分工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社会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社会个体自身劳动能力的差异。柏拉图对社会分工的形成认识与色诺芬不同,柏拉图从哲学思辨和伦理学视角对社会分工问题加以分析。

色诺芬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对马克思分工理论深受色诺芬与柏拉图的影响。同时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所推崇的旧式分工理论也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在《国富论》中分工理论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1)交换式分工产生的原因(2)通过分工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3)分工受市场范围和规模的限制。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做了评价,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斯密分工理论的积极思想,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斯密分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斯密在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上是混乱的,他不仅没有区分手工工厂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差别,更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分工的特殊性。斯密分工理论的局限性一方面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为资本主义的辩护说利用,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为马克思分工理论诞生做出了贡献。

与马克思同时代的的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工思想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给予了很多现实和直接的启示。圣西门提出了“实业制度”,傅立叶构想的未来社会是一种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和谐的分工制度”。欧文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公社制度”,在公社中,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是融为一体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第一次提出了“消灭分工”的革命主张,并且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天才设想”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不了解社会分工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不懂得“消灭分工”的社会力量和现实基础,无法找到实现消灭旧式分工的现实途径,因此他们的分工理论是一种空想,无法成为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理论。

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发展阶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逻辑思路,分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纯粹畜群”意义上的分工,即性行为分工。此时的分工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分工形式。原因在于其它只是呈现了人类基于物种自身生存需要的本能表现。第二阶段表现为“自然形成”的分工方式。在天赋、需求、偶然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第三阶段表现为“真正的分工”。马克思认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天才的将劳动分工细化为以提供体力工作为主的劳动和以提供脑力工作为主劳动。第四阶段表现为自由分工。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人们不受生产资料的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3.1 理论意义

社会发展情况通常以生产力水平为度量标准。同时,生产力水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产生。社会分工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已经呈现出全球范围的扩散之势。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是中国本土政治经济学的圭臬。特别是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原理及其现实运用所体现出来的结构分析法,是我国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在理论创新上应该借鉴和运用的。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劳动历史,而分工又是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研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人类历史。社会分工与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以及社会个体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在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其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结合社会个体生存发展需要、社会生产力水平进步等角度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方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系统性认知。

3.2 当代价值

1.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分工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呈现多样化态势。但与此同时,分工也同样破坏了了自然的平衡,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异化了各种社会因素。就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来看,仍然存在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欠缺均衡发展的现象。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现阶段我国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分工体系,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引,全面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协调社会主体之间、社会主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以便促进社会主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使社会主体与自然界和谐共进。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来说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从实际出发,消除城乡差别下的旧式分工。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其实质即是要消除城乡差别下的旧式分工。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出发点,辩证的看待旧式分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下,我们要渐进的消除社会上过去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旧式分工现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是一种分工。消除城乡差别,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的实质内核。也就是借助实行城镇化建设,使农民逐步变城市市民。从分工的角度看,就是使体力劳动者实现向脑力劳动者的转变,这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脑力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为尽快达到消除体脑分工创造历史条件。

3.对社会分工的全球化产生影响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打破地域的限制,突破不同国家之间的据守状态,实现全球性的社会共同体的过程。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由国内范围内的分工发展到国际范围间的分工,即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国际分工带来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间的交往和活动。使国与国之间超越了国界的限制,整个世界发展成为一个地球村。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劳动只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谋生方式,与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自由分工阶段仍存在不小的距离。因此,只有以马克思分工理论来指导中国实际,才能在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目的和归宿的前提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36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9-544.

[3]罗文花,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新析

[4张一兵,从分工到现实的世界史,江苏社会科学,1988.6

相关文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新疆防雷减灾工作行政执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