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读写算 字数:读写算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提升,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与精力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小学数学教育与新时代下先进技术手段的融合应用。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制于技术落后和经费不足的原因,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的是大量板书加少量教具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完整全面的传递出教学信息与教学内容。小学生还未完全脱离形象逻辑思维时期,抽象的讲解不利于他们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也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就信息支持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相关内容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同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1-0152-02
  伴随国民经济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应用,信息技术同各行各业产生了良性的促进和发展作用,“互联网+”概念开始普及。“互联网+”教育同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小学生构建一个立体生动的教学课堂,并且以翻转课堂、指尖课堂等形式开展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与重难点分解学习。全新的信息技术为枯燥的数学学习带来了新的活力,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专注度,引领学生数学思维养成,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因此,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将其有机的融入到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安排各种教学活動,进而使信息作用能更好地作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一、以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处于形象逻辑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并重的时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建设不同的场景、动态的影响以及多变的音乐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提出符合情境性的教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带着问题去探索。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成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学习将更加有效率。
  比如在学习“认识周长”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能做到的也仅是通过大量的板书和有限的教具,再辅以自己的语言来为学生描述“周长”相关的抽象概念。由于缺乏情境创设与想象,学生学习“周长”相关概念的成果优劣,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发挥。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小小的程序来为学生创造一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来实现“周长”相关内容的教学。教学开始前,教师通过软件创设一个运动会场景,在这个运动会当中,有小猴子、小马等各位参赛队员,并向学生描述“运动会”的开展盛况,“一声哨响后,小猴、小兔和小马开始跑步,小猴子比较调皮,跑到一半的时候就折返了回去,而小马与小兔绕着操场跑了一整圈,三个人分别用时60秒、80秒以及100秒”,讲述完成后教师再以Flash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现三名选手的跑步路径。之后教师继续描述,“裁判认定小马用时最少,是本次比赛的冠军,而小猴却对此提出了异议”,紧接着教师便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们讨论究竟是谁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在学生们兴高采烈讨论的时候,便引出当堂课的教学重点“周长”的相关概念。在学生们充满疑问和好奇之时,教师在顺势讲解“周长”的相关概念,能够将原本枯燥、不易被学生们接受的抽象概念,借助“运动会”的方式清晰地为学生们讲述明白,有利于他们对“周长”相关内容的掌握。
  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分解数学难点
  小学生处于形象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在学习小学数学一些理论概念时比较吃力,传统教学方式下开展的数学重难点教学,学生很难掌握其中关键。因此,为保障数学重难点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到数学重难点教学层面,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认识角度”一课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通过摆弄教具,来使学生认知角度的变化以及角度同两边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诸如展示不完全、学生学习不直观等。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由两根木条组合成的活动角。通过提问的形式引领学生开展关于角度的一些思考,例如如何将角变大、如何将角变小等,在经过学生简短讨论后,由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将角变大或变小的方法,以此印证或介绍角变大、变小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操作,了解到角的两边外旋角便会变大,角的两边内旋角便会变小,通过这样的观察能轻松掌握角的相关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鼠标拖拽的形式,拉长或者缩短角的两边,然后让学生观察角度是否有变化。通过这样一种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操作,使学生明白角度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必然联系。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堂训练内容
  小学数学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和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外,还强调学生对这些掌握的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编排一些课堂训练内容,使学生能够依据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此外,教师还能以多媒体技术将常见题型进行改变,实现“一题多变”,要求学生依据题目的不同要求作出解答。
  例如,在学习完《物体的形状》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动物图像,或者设计出一些可以旋转拖拽的3D图像,通过教师拖动鼠标的操作,可以将动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形态展示给学生,学生则可以通过观看3D画面,来了解到动物在旋转的情况下出现对应面的现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巩固《物体的形状》一课学到的知识,了解到更多图形的细节和特征,有助于学生们在生活中分辨不同物品的形状。此外,通过教师以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学生还能了解到事物的形状发生变化的因素。例如太阳照射大树留下的影子形状,会随着一天当中时间的变化、太阳的高度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早晨与傍晚时的长方形,正午时的圆形等。通过这样的课间训练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并且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乏味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充满了乐趣,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也将越来越紧密和牢靠。教师要在新课标要求之下,积极开拓教学思维,与时俱进地掌握和引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到课堂上,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实现课本知识的学习,使整体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此外,教师还应当合理利用静态与动态的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下板书教学的局限性,实现动态化、可视化的教学变革,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祝兰方.信息技术情景下小学数学改革研究[J].未来英才,2017(017):155.
  [2]袁礼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9(011):93.
  [3]李春荣,潘春发.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措施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1):50.

相关文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新疆防雷减灾工作行政执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