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生活化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源远流长的一个字是“德”,不论是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德才”兼备两个字中,“德”永远排在前列。我国传统教育过程中也一直将“德”的培育作为对学生培育的最重要的素质。在经历了数次的教育改革之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所使用的课本为2017年定版的《道德与法治》,内容由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几个主线展开编排。那么作为初中生,在认识这些概念的过程中势必存在无法理解这宽泛概念的问题,将生活化加入至课堂中无疑会是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C4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083-01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社会性的、生活性的案例逐一放置在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中,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课程。而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道德的概念宽泛不易掌握,再加上法治这种难以进入生活中的概念,往往会让教师不知该如何入手。下面笔者就浅谈几点想法以期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区分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需要注意的最关键部分是要辨别道德与法治的区别。对于目前采取的标准,应当是法治是以解决最现实社会问题为根本目的而存在,法治能够解决社会中最显而易见的各类问题,也基本是社会问题中最基层的问题。而道德则是解决法治所无法有效解决的社会问题,简言之道德是存在于人的精神状态中的一种潜规则,是无法言明也无法去证实的部分。一个人当他做假证的时候,这似乎是一个法治问题,但实际上,是否说谎这个行为,则是界定为纯粹的道德领域问题。可以说,道德的层面可以反过来制约着法治的有效执行,在这种相互交融的状态中,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更应当注意先区分两者的概念不同,再引导学生就两者的不同点做最充分的区分。小学部分的课程只能引导孩子学习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而到了初中部分就需要对其价值观做出正确引导,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從宏观层面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区分后,才能带领学生进入这个贯穿人一生的难题。
  二、法治观念是生活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要把法治观念单独地提炼出来,是因为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缺乏现代科学法治精神的国度。传统意义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两者相结合,未能进化出现代化的法治观念。到了近代随着以契约精神为基础的法治观念的引入,才让我国开始了自己的法制化建设之路。法制建设容易,法治理念的建立却是需要教育界的不断投入和引导方能造就的。因此,对于初中教育而言,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对于法治引述与教育需要老师摄取大量的课外读物,将法治的理念融入至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生而言,是青春期最为躁动的年龄,对于规矩、责任、法治等约束性的概念总是充满了逆反心理,因此在法治观念的生化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小事出发建立法治观念。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逐步形成法治观念,,持之以恒,方能教好一代又一代能够具备国际化法治观念的学生。
  三、建立生活化教学案例库
  对于生活化教学,举案例来说明问题是最佳的方式,但作为老师,并不能快速地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案例,因此,对于案例的搜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建立之初就以资源库形式出现,资源库的建立是需要初中所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共同维护的,设立相应的管理权限,对于成功使用于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完整化的导入,且还要将案例在实际授课中的反响记录至资源库中。在资源库建立之初,要设立足够丰富的索引条目,确保在资源库的使用过程中,每一个老师都能够根据自己想要的教学目的来找到最恰当的生活化案例。
  四、授课设计开放式提问环节让学生主动寻找生活中的案例
  生活化的案例也需要学生来帮忙寻找,最佳的办法不是老师询问每一个学生有什么故事,而是在课堂上通过一个案例去引导学生找到相类似的情况,并勇于讲述。这就需要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与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两者之间最关键的维系点在于老师恰如其分的课堂规划。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也在用自己的眼光检视着这个社会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因此,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将疑惑讲述出来,反而能够让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到教学的进度。
  五、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实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通过案例化的讲解,让学生从生活中反过来再次认知理论的过程。而经过这样的不断引导,最终是希望学生能够找到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问题的办法,而解决问题的初衷,是要学会思考。生活本就是一本难以读透的书,唯有不断地思考,才能让学生明白事物内在的联系,并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
  六、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生活化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寄予怎样的学习期望,分清道德与法治的不同,看到生活中的社会万千现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富有理性和逻辑的价值观,这恰恰是道德所要达到而法治无法达到的目的。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当两者相融于无形之时,才是教育的本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马成.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教学研究,2019(9):91.

相关文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新疆防雷减灾工作行政执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