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面向全體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为贯彻“因材施教”教学要求,促进各个水平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传统的大班制同一教学就必须得到改变,分层教学法应运而生。本文笔者也将针对“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教学理念展开深入探析,找寻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对策,以更好地利用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092-02
  我国作为教育大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分层教学思想,即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其教育思想影响至今。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具化到现代教育中可理解为“分层教学”,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等级划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以适应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水平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但由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同一教学”的长期存在,目前分层教学并不能够有效被应用,仍需数学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深入认识。
  一、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一)大班制同一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
  我国学生数目众多,大部分学校所面临的学生数目并不少。在小学班级中,每个班级平均有30-40人左右。为确保教学效率,将知识更为全面的传递给学生,任课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会采用同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教学。学生在同一空间、同一教师、同一教材下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公平教育的同时获取共同发展。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但却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基础知识有所不同,这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时势必出现1/2/3等分,教师的同一教学也只能照顾部分学生。所以反大班指同一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阻碍了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也让分层教学困难重重。
  (二)分值化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
  应试教育下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分值情况,将分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这也为分层教学的引入带来了困难。分值化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同一”思想看到学生,以同一标准衡量学生,即到90分学生为优秀,80分学生为良好,它没有关注学生个人与个人水平的进步,这种思想的长期影响也导致分层教学无法有效落实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一)分层教学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强调以生为本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满足素质教育发展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能够在尊重学生主人公地位的前提下实施课程教学,贯彻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改进程。
  (二)分层教学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兴趣
  分层教学法能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人学习需要,能够降低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面临的学习压力。这有效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分层教学法改变传统数学课堂,实现教学进步
  分层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存在的同一教学、分值教学,将其有效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实现数学教学突破。这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在实现教学进步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对策
  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突破挑战、把握机遇,发挥分层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开展数学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要走好以下“四部曲”,就能够有效将分层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
  (一)了解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隐形分层
  分层教学法引用的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只有确定分层主体,后续的教学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自主学习能力、智力发展情况、认知发展情况等,可通过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
  首先教师可通过设计分层试卷,,试卷难度70%为基础、20%为中等、10%为进阶,根据学生的试卷成绩进行分层。其次教师要根据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错,但由于好玩近期成绩不佳,这时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分组。
  为确保后续教学活动开展顺利,教师在对学生分组时应按照1:2:1的比例分为三个层次,即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且对学生分组应采取隐形分层方式,力求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分层设计问题,课堂提问、点拨分层
  在做好学生主体分层后教师应做好备课分层工作,即在教学前期做好教学目标分层、教学问题分层、课堂点拨分层,确保在课上教学时能够根据备课工作进行阶段性教学,以求实现“因材施教”。
  对待A层次学生数学教师应将教学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习心态与点拨教学上,对待B层次学生数学教师则应将教学关注点放在学生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上,对待C层次学生数学教师则应将关注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教学上,其教学目标亦是如此。
  为确保课堂提问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思考、配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有所分层。如针对“混合运算”相关课程教学时,“混合运算的法则”提问主要是A层学生,“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提问主要是B层学生,“混合运算的高阶运用”提问主要是C层学生。每个层次的提问贴合孩子的实际,既能够让孩子不同程度的掌握知识,也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海洋。
  (三)分层设计作业,减轻课后数学学习压力
  很多学生反应完成作业时压力山大,久而久之产生抵触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对作业进行分层也就十分必要。数学教师可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也根据A、B、C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必要的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轻松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有效掌握知识。
  教师可将作业分为复杂类、巩固类、基础类,全部学生必须完成基础类作业,且A层次、B层次学生在完成巩固类作业的同时要确保正确率,C层次学生尽力完成巩固类作业,量力而为。对待复杂类作业,A层次学生必须完成,B层次类学生可尽力完成,不做完成要求,学生可在上课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咨询教师。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效率。
  (四)分层评价学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教师要一改过去的分值评价模式,建立分层教学背景下的新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首先教师应考虑学生在同一层次学生们彼此的进步情况,不以同一分数考量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分析。如在B层次学生,有些学生进步较快、有些学生进步则较慢,这时教师要深入分析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谈话和指导。其次教师可对每一位学生上一次成绩与这一次成绩的变化进行评价,检验学生自己是否有所进步。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分层不仅能够让数学教育工作者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更能够为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带来新色彩。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分层教学法,在合理应用、深化认知中将分层教学更好的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各环节,在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佳.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时间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
  [2]邵金晟.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09).

相关文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新疆防雷减灾工作行政执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