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思维课堂”的问题导学设计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作者:刁家梅 来源:读写算 2019年14期
  摘 要 科学课堂问题是思维的前奏、是科学探究的源泉。教学应该把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本文从思维课堂问题导学的理念、设计出发,阐述创设情境兴趣促成“思维课堂”;科学设计有效促成“思维课堂”;创新设计过程体验“思维课堂”,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同时示例优秀的“问题导学”,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使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思维课堂;问题导学;过程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4-0197-01
  教学应该把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思维的前奏,是探究的源泉。因此,科学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从“问题导学”开始,激發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思维课堂”。如何设计优秀的“问题导学”,从而有效地构建“思维课堂”?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创造。
  一、创设情境,兴趣促成“思维课堂”
  (一)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前提。科学课堂教学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结合每节课的具体特点集多种情境于一体,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创设机会,营造一种可供学生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如在《传染病》这节教学课的开头设计:“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车站遇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老同学,当时我面对着‘老王’愣住了,我用手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叫了声:“老同学”,这时我们的手已紧紧地握在一起,说:“走!去茶馆喝上一杯!”提问:从传播途径分析可能会得哪些传染病?同学们的兴趣、热情高涨,课堂也成了讨论式、开放式,而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
  (二)问题导学的科学性、艺术性直接关联“思维课堂”的生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来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中,将学生带到学校草地上并告诉学生即将扮演肉食动物进行捕食。将红、绿两色小珠200粒撒在绿草地上当作“昆虫”,并对同学们交代了捕食规则和时间。捕食结束后,,每个同学汇报捕食到的红、绿两色昆虫数,并填写表格。根据数据表格,学生很快生成了“动物的体色是否有利于保护动物的生存”的问题,这个活动肯定了生物的体色对环境的适应。
  二、科学设计,有效促成“思维课堂”
  (一)问题导学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问题时做到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以教材为依据,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层次分明。
  (二)问题导学应具有探索性和科学性。如在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一课小结中,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拓展性问题:问题一:常有人用假黄金(铜锌合金)来冒充真黄金进行诈骗,你能想出哪些方法让骗子露出真面目?问题二:现在有很多家庭都饮用纯净水,而有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会掺入自来水进行冒充,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区别真伪?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将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内化。
  (三)问题导学的科学性有时还要与思想性相结合。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好本学科与多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在无痕中渗透德育。如在研究物质转化规律小结时,引用于谦的《石灰吟》,于谦以石灰作自喻,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中还包含了与石灰相关的化学变化过程,你能写出这些化学方程式吗?
  三、创新设计,过程体验“思维课堂”
  (一)导学设计要关注知识内部联系和规律。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只要掌握了事物的结构,任何东西都可以和它联系起来,从而更有意义的掌握它。如《燃烧与灭火》中的“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环节时,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需要助燃剂,比一比,谁设计的实验方法最具有说服力。这一问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了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学生的智力活动变得多样化、丰富化。
  (二)“思维课堂”是让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有效方式本质是提供学生知识建构的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有根据地思考、多角度地思考、有深度地思考。如小实验:点燃一根蜡烛经一段时间后熄灭,请写出点燃到熄灭过程中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至少写出四种)。学生通过观察现象,认真分析,得出结论。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深刻地领会到实践与理论间的渗透更紧密,并拉近了距离,把对理论知识的获得由接受学习转向探索性学习,这样问题的解决向纵深推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应把构建有效的“思维课堂”作为追求目标,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有丰厚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生活阅历、认知能力,设计优秀的“问题导学”本领,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这样,课堂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才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才有益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霍益平.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