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作者:张光金 来源:读写算 2019年14期
  摘 要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科学之一,担负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实现对中学生的系统思想品德教育、社会科学常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能够逐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了更好地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引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探究式、讨论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以及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4-0148-02
  初中思想品德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来说更具有创新性,其中所倡导的“问题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会问会学,以“问题”为指导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促进了教师角色转换和教学能力提升,通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践,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且细致的指导。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普遍存在学生主体性不足、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全面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以改变这种不良学习现象。在推行初中思想品德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过程中,以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具体的模式构建策略如下所示:
  一、创设情境,设问引趣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始于情境,问题的提出是初中思想品德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如何进行情境的设置与问题的选择、设计至关重要。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根据教学内容及自身经验进行问题设置,虽然这种方式指向明确,但是可能会与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相差甚远,问题提出后,学生往往反应冷淡或者是学生回答问题较为困难。此时,教师在问题的提出上与学生的实际认知相结合,并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在教學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品味生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让学生主动说出视频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杨叶同妈妈之间的矛盾》的话剧视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就话剧中的矛盾冲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简单排练该话剧表演,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直接感受话剧表演中的人物关系与性格冲突。在学生好奇心的作用下,学习探索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能够通过情境来产生“问题”,更有利于学生萌发问题探索与分析的欲望。
  二、预设问题,启迪思维
  教师要想在创设情境之后引出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就要对问题的预设加强重视,埋下伏笔,从而起到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当前,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思维定式与教师的固定引导中形成的,为了让学生有“想问”的欲望以后,还应学会应该如何去“问”,从而达到真正的“会问”的效果。只有“会问”,才能更快地增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问题并不是提得越多越好,而是问题质量越高越好,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做好问题引导作用,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前就做好问题预设工作,埋下伏笔,引导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以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为例,首先创设情境:“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张同学考得很不好,想到回家不知道该如何跟父母说,感到非常沮丧懊恼,张同学的同桌李同学考得不错,大声说如果这次考得好父母会给他买部新手机,这种情况下张同学却一声不响地走出了教室”。其次预设问题,即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时便引出了以下问题,如:“李同学此时的情绪表达有什么问题?此时张同学的心情是如何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表达?”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教学目标。
  三、展示问题,落实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大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由此延伸出不同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以及内容。所以,如果教师将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集中起来,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较为积极正面的评价,不仅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领悟到问题提出的意义在哪里,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学习。在九年级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学习中,引出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是什么?”由此导入课堂,接着由教师在板书中导入“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引导学生对当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重要力量深入认识,如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举行、中国“一带一路”带动亚洲经济、“中国年”在俄的成功举办等等,而后步步推进,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中国力量案例中深刻认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这种基本情况,该如何制定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由此又引出了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通过展示问题,注重落实,带领学生开展问题讨论,在讨论中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知行合一,拓展迁移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不仅需要创设情境、预设问题、展示问题、落实讨论,还要知行合一、拓展迁移,进而达到情感升华,以问题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提高体验感受,并从中得到大量的感悟,从感悟中得到道德知识的升华。知识的再造,引导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变,进而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学的精髓。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过程当中,还要让学生拥有知识再造能力,实现对知识问题的拓展迁移。在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学习中,课堂教学首先要导入问题:“我是谁?我的责任是什么?父母、学生、警察、医生等等,他们的责任来自哪里?”随后要求学生就该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答案写下来。而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将自己最想放弃的角色放在讲台上,并说明为什么要放弃这个角色以及此时内心的感受,最后再次提出问题:“哪些角色是你自然而然扮演的?哪些角色是你自愿选择的?哪些角色是你最想放弃的?哪些角色是你最想珍惜的?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履行相应的责任?”由此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习的思想品德知识,再在纸上写下自己未来应该改如何做,顺利将知识带入到行动当中,从知识中得到情感生活,实现知识的拓展迁移,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将其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当中,,能够充分焕发出思想品德课堂本应具有的生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会背、会考试的学生,还是有个性、有道德、有思想的学生,结果显而易见,引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设问引趣,预设问题、启迪思维,展示问题、落实讨论,知行合一、拓展迁移等要素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会问”,而且“会分析”“会解决”,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与优质思想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星凤.新课改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70-71.
  作者简介:张光金,男,汉族。

相关文档:
浅析核心素养视野下数学学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