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时候受自身认知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认为体育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学生的这一错误观念,使得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影响了学生的体育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习惯,让学生自觉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抓牢体育的脉络,促使学生夯实基础。教师分析学生的问题、分析培养的意义、探索教学的方法,都能为学生提供一臂之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学生;体育习惯
  中图分类号:C41,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166-02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能够深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怎样在体育中寻找学习的乐趣,怎样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健自己的体魄,加快学生的运动步伐。教师可以先围绕学生在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兴趣低下、安全意识不强、技能不足、毅力欠缺等情况。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意义,端正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使学生学会尊重体育,帮助学生融入到体育生活中来。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展开体育习惯的培养,分析有效的策略,能够推动学生的体育发展,让学生的体育水平得以提升。
  一、小学生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低下
  小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容易因为对体育的偏见而出现参与兴趣低下的问题,不肯配合教师的工作,也难以认真完成体育实践任务。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运动感差,对体育这一学科不感兴趣,找不到适宜自己的锻炼方法,很难拾起对体育的热爱,加入到体育的大家庭中来。
  (二)学生安全警惕性不高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对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并不强烈,尤其是对于喜欢和小伙伴打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教师在教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时候,对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的检查也是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方面。此外,学生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处理,也加大了学生的安全压力。
  (三)学生互动意识不强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多向的、拓展的,而不是孤立的、盲目的。但是,部分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喜欢“自给自足”,缺乏与他人的互动与交流,不能向教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跟小伙伴一起体验体育竞技的魅力。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对体育的认识也越来越片面。
  (四)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掌握不足
  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好玩,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时候,容易因为太苦、太累而轻易放弃,出现技能掌握不足的状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体育技巧、了解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也会出现学习方面的短板,造成体育水平不能持续上升的后果。
  (五)学生缺乏体育毅力
  体育是一项竞技运动,需要学生不断超越他人。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停下锻炼的脚步,要勇于挑战他人,挑战自己。但是,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毅力,遇到一点小挫折就选择放弃,认为体育锻炼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活,不肯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还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精神毅力培养。
  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动力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让学生拥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使学生融入体育活动中仔细感悟体育运动的特点,产生探索体育的劲头。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教师的培育的。教师只有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才能勇敢踏出第一步。
  (二)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
  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展开思考,分析锻炼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如何才能顺利完成实践任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分享自己学习中的心得与短板,与小伙伴积极交流对话,交换体育思想,拓宽学习道路。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难保持一帆风顺的状态,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小学体育教師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体魄
  小学体育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展示自己积极向上的面貌。学生只有多锻炼、少生病,才能紧跟教师教学的进度,,平稳度过小学阶段。
  (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成新课改的要求,看到学生体育学习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能够获得头脑和身体的双重进步。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会不断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看到更多的精彩,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三、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围绕学生的生活方式展开
  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习惯,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方式展开,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诸如饮食不卫生、作息不规律、锻炼少等,针对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有助于学生全身心融入体育课堂,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夯实体育基础。
  (二)围绕学生的问题反思展开
  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会因为理解、模仿等不到位的问题,出现动作、行为上的不足。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进行改正。教师为学生提供错误的案例示范,可以方便学生直观理解,进行专项学习。
  (三)围绕学生的合作沟通展开
  体育是需要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合作的。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虽然喜欢扎堆,但是却更多的是参与体育实践,而不是围绕沟通展开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默契是需要培养的,沟通就是学生提高默契度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要将重点放在学生互动上,让学生就自己参与实践的感受和积累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之间的氛围“活起来”“流动起来”。
  (四)围绕学生的实践参与展开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要由学生完成。小学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体育实践,让学生学习体育技巧,都离不开学生的支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运动项目、带领学生参加体育比赛、为学生创设趣味小活动等,延伸学生体育实践的道路,巩固学生的技能。
  (五)围绕学生的精神培养展开
  体育精神可以说是体育的灵魂,是体育由内散发出的气息,是吸引人们追逐的精髓。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体育,使学生学会尊重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竞技运动来培养学生尊重对手、尊重公平、友谊互助等的精神,让学生做好体育精神的传承者。
  总之,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了学生兴趣低下、安全警惕性差、互动少、技能缺乏、毅力不足等亟待改进的方面,汇总了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作用后,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方法。笔者认为围绕学生的生活、问题、合作、实践、体育精神等进行,能够缓解学生的体育压力,让学生正视困难,积极应对困难,在困难中成长。学生在教师的培养下,掌握了体育知识学习和理解的方法,形成了参与锻炼的意识。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反思了自己,也了解了学生,与学生一起努力,创设了温馨的课堂氛围,实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郑爱萍.论浅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58.
  [2]王晶.浅析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53.
  [3]李振.浅谈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教师,2017(S2):64.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