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思维能力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发展思维重要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预习,大胆质疑,主动交流,及时回顾,以此打开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163-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全新理念的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广泛运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衡量语文课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关系着语文课是否高效。
  语文课标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预习,大胆质疑,主动交流,及时回顾,以此激发学生朝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发展。
  一、在预习中唤醒思维意识
  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熟知语言、运用文字的能力。思维的培养贯穿了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因此老师应抓住预习,从源头就积极唤醒学生思维意识。
  一般新授课前老师都会布置预习,这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文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时学生思维过程比较随意,对此真实思维过程,老师应给予尊重和引导。老师可设计“预习导学单”,提出预习新课具体要求,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其自主思维的意识就被有效调动起来了。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天窗》时,老师可以布置预习导学单: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2.读懂课文大意,想想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3.课文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两次,请找出来。4.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四个预习的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是循序渐进,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思维的训练中来。其中,问题一和问题二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梳理的,同时也结合了课后的练习,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带着问题去理解文本。问题三和问题四的设计则是针对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做好练习,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关注文本特别之处,去思考自己还不明白的地方。这份预习导学单的布置,为课堂阅读教学做好了有效的铺垫。学生的思维在预习时被唤醒了,他们在理解文本和熟知语言时水到渠成,一方面能够感受到乡下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回忆和慰藉。
  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预习”这个重要的环节。老师根据文本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为下一环节的精读做好准备。
  二、在质疑中提升思维水平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惊奇与疑问开始。”发现问题是思维训练的一个有效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的水平。
  阅读课文时学生都会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此时质疑是一种可贵品质。因为这个过程反映了学生思维的一个动态。有的学生能够针对课文提出特别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发现课文的矛盾之处,还有的学生会进行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实现了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的有效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质疑?首先,老师应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归纳、揣摩、比较,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思考,哪里读懂了,哪里还有疑问,记录下来,在初读课文时及时提出来,使接下来的精读有方向、有目标。这样的阅读过程充满了思考和解决疑问的乐趣。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课文的重点处进行质疑。对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无法面面俱到,但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可能就是课文的主旨,或者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地方,发现矛盾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学生独特体验的一种表现。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启迪,横向纵向均有所发展。
  小学部编版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每册书都安排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老师可引导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其实就是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和提升。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策略單元的阅读教学,以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为主,切实有效地提升思维的品质。
  三、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独特的见解,如果把这些个性鲜明的体验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还能进一步学生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内,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机会发表不一样的观点和见解。因为阅读过程中思维的自主是学生自主的最大表现。
  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两个自主交流的环节。环节一:读了课题之后,你有哪些问题想提出来?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开放性话题,但学生的思维敏捷,想法丰富有趣,比如,恐龙为什么能够飞上蓝天?是不是所有的恐龙都飞上蓝天了?恐龙是怎样飞上蓝天的?飞上蓝天后的恐龙后来怎样了……有了第一个学生的抛砖引玉,学生的思维迅速碰撞,变得丰富起来。环节二:默读课文,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试着解决。这个回合的交流,需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必须紧扣文本来思考、归纳,更加考验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如,有学生提出“由恐龙和鸟类化石,科学家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其他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目标地关注、归纳,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让思维快的学生来解决。这样一问一答的交流,也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学生的思维火花有时候灵光一闪,老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培养,适时开展自主的交流活动,碰撞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行拓展。
  四、在回顾中强化思维能力
  一节完整的语文课需要有回顾的环节。回顾相当于课堂最后的总结归纳,可以有效地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在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的收获。通过回顾小结,老师可以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将其转化为语文知识的储备,为学生提供新型的语文能力优化平台。
  阅读教学中回顾小结的方式很多,可以总结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的课文学习中;可以发挥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优点,引导学生简单画画一整堂课的思维导图;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内容学完之后,紧扣生活实际,继续挖掘课文中的问题……这些回顾小结的小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理解和消化的任务,有条理地强化思维的过程,增强语文学习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完成了古诗词的教学后,老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如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实际过程中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总结,根据不同作品总结出更多的方法。比如结合注解,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善于抓住诗眼,体会作品的情感;通过联想和意象,描绘作品中的画面……学生总结的过程,是思维由浅到深的一个变化,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培养了自身学习的能力。
  特级老师孙双金曾经这样提倡:课堂上要登“三座大山”,一座是知识的高山,一座是思维的高山,一座是情感的高山。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品质,决定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老师们要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唤醒思维,激活思维,发展思维,强化思维。这是阅读教学从无效走向有效的关键,更是学生从“怎么学”走向“我会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