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静待花开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一直在推广中学全学科思政课,2019年9月本校组织全学科思政课展示,笔者作为初中历史组的代表参加活动。在此过程中,笔者对思政课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分层教学思政课模式,现以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分享我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初中历史;思政课;分层教学;教学案例;青铜器;甲骨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164-02
  2019年9月本校组织全学科思政课展示,笔者作为初中历史组的代表参加活动。虽然思政课在太原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对于普通的一线教师而言,什么是思政课?怎么上思政课?还是摸不着头脑,并且大家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本校举办的这场思政课展示活动,即给老师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又起到了鞭策作用。通过此次活动,笔者不仅加深了对思政课的了解,也知道了如何把思政课和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同时更好地完善了笔者一直在实践的分级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思政课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突出思想教育,培养既有知识修养又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中学生。中学思政课并没有固定的模板,基本可分为两类:主题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课。主题思政课不受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的影响,可自行选择材料,只需围绕主题即可。课程思政课,则需要依托教材内容,在完成课标规定的知识任务基础之上再融入思政内容。不能随意删减内容,不能忽视知识传授,同时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进去,将德育思想融入具体环节而不是独立出来喊口号。
  本校此次活动要求随课程进度,因此笔者的展示内容为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情况。结合课标要求:“以司母戊鼎等青铜器为例,说明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笔者选择的思政主题是弘扬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授课思路如下:首先,直观感受青铜器,知道青铜器的用途,知道每个时代的代表器物,并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青铜器感受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多元一体;其次,归纳商周青铜器的特点,突出工艺高超,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并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第三,突出青铜器作为礼器的用途,这是中国青铜文明区别于世界青铜文明的特点;第四,知道甲骨文的含义、用途和造字特点,加入猜字环节,提升兴趣。第五,知道甲骨文的意义,对比世界上其他远古文字,引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
  确定授课思路的过程比较顺利,但如何把课上出新意,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愿意去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本节思政课的成败关键。
  一、青铜器
  笔者的想法是利用图片造成视觉冲击,并配合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老师的理性分析,让学生了解和认可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政的要求。对于本校学情而言,绝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青铜器和甲骨文,少数学生虽然见过,但也只是略有印象而已。于是笔者选择了课本所有图片和山西青铜博物馆一些有特色的图片,按照夏商周三代分类。在赏析图片环节,笔者直接点出图片器物的用途,每一个朝代结束后让学生表达感受。好一点的学生可以对比归纳出结论性的答案,比如,商周青铜器比前代用途更多,造型更精美,周代青铜器铭文更多;差一点的同學也可以得出感性的答案,课堂参与度好,炒热了学习气氛。之后通过提问“你们觉得哪个器物印象最深刻?”引导学生说特点鲜明的古蜀国器物和山西的动物造型器物,由此引出古蜀国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山西北部地区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说明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这是中华文明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原因。并且通过器物造型点出唯物史观:物质决定意识。最后归纳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工艺高超。
  接着笔者又用视频展示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进而引出司母戊鼎的制造工艺更复杂高超,规模更宏大,再次突出商周时期青铜器工艺高超,试图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同时,让学生明白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笔者通过提问“统治者铸造如此精美的青铜器的目的”引出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统治,用青铜器严格区分等级界限,即礼器——中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征伐、宴飨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西周时期,青铜器更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同时青铜器作为奴隶主贵族独享的物品,它的造型、纹饰都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权威不可挑战,点出唯物史观: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中国,青铜器不仅仅是一件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文化标签,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由此过渡到下一部分——甲骨文。
  二、甲骨文
  首先笔者给甲骨文下了一个定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然后让学生概括甲骨文发现的过程,设问“当时的人为什么要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以此过渡到甲骨文的内容。笔者准备了内容涵盖各个领域的甲骨文图片并配上翻译,试图以史料引导学生概括甲骨文的作用和内容。通过卜辞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甲骨文的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间杂事,尤其是祭祀与战争的内容最多,并举例展示。人们通过释读甲骨文可以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而且是第一手的真实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唯殷先人,,有典有册。”进而分析甲骨文的历史意义: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开始,可以补充说一下外国史学界对商以前的历史有争议,不承认我国五千年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文字史料的缘故。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接下来进行猜字游戏,笔者引导学生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引导学生得出甲骨文的第二个历史意义:2.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音形意。目前收集到的甲骨文单字4500多个,识读1500个,甲骨文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研究。然后对比与甲骨文同时代的其他文明的文字,比如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印章文字,而且对周边国家文字的诞生有重要贡献,比如韩文和日文。笔者引导学生得出文明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生生不息,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最后视频展示汉字演变历程,引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