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学生要深入学习的重要科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基础和思维发展特质,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这样才能够符合素质教育对高中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新诉求。教师应深入研究开展分层教学的方法,基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层,通过教学目标的层次化、课堂教学层次化及课后提问层次化等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使处于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学习基础之上得到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论述,探索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 分层教学;个体差异;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153-02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的时候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应用更加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应单单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摒弃“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通过分层教学模式来应对高中生在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并结合学生当前的个人思维特点及兴趣爱好来制定数学教学目标,从而使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当前的学习基础之上来接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当前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跟不上”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面向全体同学来实施数学教学,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教师在具体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做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各位同仁分享几个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本论文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可借鉴意义。
  一、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
  想要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来进行合理分层。想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进行科学评估,教师就要从智力和非智力两个角度入手,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和能力测评,再根据评价结果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高中时期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心理发展需求来进行分层教学,逐步完善分层教学计划。
  例如,在学生刚刚由初中升入高中的时候,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数学基础,并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及平时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小组。教师可将一些数学基础较差且独立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安排在A组,主要教授学生一些较为简单的试题,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不断鼓励A组学生向其他小组的学生看齐,并在学习中多关注他们的动态,帮助学困生排忧解难。教师可以将数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安排在B组,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一题多解等方式,培养B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使他们在不断探究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启发B组学生多多请教C组学生,听听别人的解题思路,拓展自己的思维。C组可以安排那些较为拔尖的优等生。这一部分的学生大多具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且拥有举一反三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为优等生布置一些较有难度的数学试题,,在教学中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从而使优等生在自己现有的水平上获得提高。
  二、针对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教师就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来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基于当前的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课本对学生提出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及情感态度这三方面的学习要求,结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能力,合理地为他们做出学习安排和计划,并将数学分层教学目标具体实施于整个教学环节及过程之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划分为四层:一、认识知识及概念;二、掌握方法及要领;三、简单应用知识;四、能够综合应用。对于处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A组学生达到第一、二层;B组学生达到第一、二、三层;C组学生要掌握全部成绩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直线的方程”这一部分的知识时,笔者要求A组的学生能够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并可以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要求B组的学生在完成基本知识学习后,可以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要求C组的学生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他们的辩证统一观点,使学生能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能够使学生在符合自己当前学习能力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积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師始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交流中应保证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从而使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具体来说,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与安排的时候,应以B组学生为基准,因为B组学生数量占比较大,所以将他们作为基准,能够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关注到A、C两组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对于一些较有难度的试题,教师可以放在课下进行教授,从而保证数学课堂的有序开展。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逐步上升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开始就定得太高,尽量从旧知向新知过渡,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新知,同时对已学知识的应用更加自如。
  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课后作业进行科学分层
  课后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多层次的试题。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课后练习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基础性练习、简单应用型试题、综合性试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数学训练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例如,在教授完“圆与方程”这一部分的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形式的课后练习:一、基础题。例如,求经过点A(-1,4)、B(3,2)且圆心在y轴上的圆的方程等;二、简单应用题。例如,已知圆与y轴相切,圆心在直线x-3y=0,且这个圆经过点A(6,1),求该圆的方程等。三、综合应用题。例如,过原点O作圆x?+y?-8x=0的弦OA。(1)求弦OA中点M的轨迹方程;(2)延长OA到N,使|OA|=|AN|,求N点的轨迹方程等。分层设置课后练习能够估计每位学生的实际学情,通过选择符合学生当前学习能力的试题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不断钻研的热情,既能够保证优等生对试题难度的要求,也能够有效减少学困生抄作业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实施分层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花费教师更大的工作量。因此教师面对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具有耐心,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为学生营造“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缩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现有的数学学习水平上获得发展与提升,这样才能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J].中学数学,2016,97.2.
  [2]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0.
  [3]冯德雄,章明富.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的层次性[J].数学通报,2015:99.

相关文档:
浅析核心素养视野下数学学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