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体育自制器材的价值与原则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器材在开展体育课内外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乡村小学而言,不确定因素多,受限较大,体育运动场地狭小,体育器材满足不了课堂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发挥教学优势,不要一味地循规蹈矩,应该灵活变通,为学校和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极大的空间。在这关键时刻,大力倡导体育教师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能力,创造出具有特点又形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器材。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取材于生活,自制适用的、实用的、多用的简易器材,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配合与学习,让其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得力的练习助手,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小学体育;自制器材;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144-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器材在开展体育课内外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发挥教学优势,不要一味地循规蹈矩,应该灵活变通,为学校和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极大的空间。“自制体育器材”,顾名思义,简单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和创造新的体育器材。在制作体育器材过程中,需要师生充分发挥联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实用功能。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使其“变废为宝”,根据教学内容自制出相应的体育器材,让制作环节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体会“玩中学,学中乐”,将自制体育器材物尽所用,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一、小学体育课堂“自制器材”的价值
  (一)自制体育教具,弥补体育器材不足
  体育器材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载体。随着体育课程越来越重要,农村小学体育器材问题日渐突出,学校配备体育器材种类偏少,数量缺乏。无器材课堂减弱了学生学练的欲望,冲淡学生对体育练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收集生活中可二次利用的杂物与学生共同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如师生合作用纸制作飞机、纸球;利用废旧奶粉罐来制作成举重器;利用校园废弃横幅做“绑带”,组织“两人三足”教学;利用麻绳、PVC管制作绳梯等等。自制体育器材不但弥补了学校体育器材的匮乏,丰富了学校体育器材的种类和数量,还给学生提供了挑战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环保意识及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提升教学趣味,保证小学生的锻炼效果
  简易体育器材的应用,组织快捷、运动方便,可以有效地增加小學体育课的活动种类和数量。尤其是自制体器材的应用,还能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保证小学生的锻炼效果。
  (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创造奇迹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会有学习欲望,虽然年纪小,但也不缺丰富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合作制作中可以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动手,制作出独具风格的体育器材。在课中,教师出示废弃奶粉罐、易拉罐、麻绳、PVC管、纸、横幅等不同物品,学生分组领取物品,进行合理的装饰,巧妙地设计出实用的辅助器材。制作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团队荣誉感高,制作的器材别具风格。在自制体育器材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关系和谐发展,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保障。
  (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制作体育器材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是一个大型制造场所,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研究、探讨。教师传授学生制作的方法,学生大胆地学习模仿,同时学生也可以“举一反三”,对于设计制作不合理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采用民主的方式,广泛地征求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和建议,如分组探讨、派代表发言,最后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总结。对于好的方案,教师在班级进行资源共享,及时表扬奖励。当然对于提出不合理意见的学生,教师首先要鼓励他们的钻研精神以及参与精神,同时要及时纠正、指出制作器材不合理的地方,如何进行改良,让自制器材更加符合课堂教学。自制器材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主动、乐于参与其中,主动去了解所需要参与项目特点等,在潜移默化中会让他们加深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学习。体育教师做到对制作环节的“精讲”,学生则做到在自制环节“多制作”。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互相变换角色,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的课前准备,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无疑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同时提升他们的素质。
  二、“自制小器材”应遵循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体育课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制作简易器材过程中,教师首要考虑的是自制器材是否安全。如学生自己制作的小沙包,它对重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过重,在练习中就容易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地测试练习,让自制体育器材安全可靠地进入课堂,那么自制体育器材的功能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得到最大化体现。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器材的方法,在保证自我安全的同时,也保证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自制体育器材时应当遵循教育性原则,即通过自制教具体现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让课堂教学具有教学意义。通过自制体育器材,不但要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还要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使之最大化服务于课堂教学。
  (三)科学性原则
  简易体育器材的应用虽然是灵活的,但也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自制体育教具。自制体育器材应该符合时代需求,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技能水平出发,制作真实有效的体育器材。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场地等实际状况,自制的体育器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趣味、童趣,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中遇到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实用性原则
  制作体育器材不是为单一的运动而制作的,教师应当坚持一物多用、经久耐用,设计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废弃的矿泉水瓶装些沙子,可用作“运送炸弹”游戏中的“炸弹”,也可用为障碍跑的障碍物,还可以作为起点终点标志桶。对于自制器材的实用性,教师应结合教材教学,结合学生特点,仔细揣摩,精益求精,制作更多更好的体育器材。
  (五)经济环保性原则
  自制的体育器材应尽量体现“经济、环保”,取材于日常生活。自制的体育器材基本上都是利用废旧物品来制成的,相当于变废为宝,提倡“创意无限,绿色环保”,这也是对环保事业的一种支持。同时有新的生产就会有新的垃圾产生。制作完成后,师生合理处理垃圾,杜绝不造成二次污染,教师间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综上所述,师生共同制作多样化的体育器材,课程要紧跟学生的经验和实际体验,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立足于健康,着眼于全面,致力于锻炼,融汇于快乐,引领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利用好身边现有资源,弥补体育器材不足或现有器材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努力开发的课程,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锻炼。
  参考文献:
  [1]曾海.小学自制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7(2):54.
  [2]苏晶.浅谈自制体育器材对小学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J].新课程:小学,2014(8):221.
  [3]宋克林,周秀方.自制体育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112-113
  [4]洪伟,黄海滨.自制体育器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03):107-109.
  [5]邓育飞.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器材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0(5):75.
  [6]张虎,苏蕊,崔丽.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113~115.
  [7]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