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德育是学生养成优秀品质和习惯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就是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的使用将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向。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080-02
  虽然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因为学生的更多学习重心基本都在主要学科上,应试思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起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这样会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也会相应的得到更好的课堂反馈。
  一、生活化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其本身虽然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依然要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开展,要保证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情况相互契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必须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进行思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全方位观察、分析,并指引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起来,通过课堂分析、演练,让学生将自己对校园文明的想法、观点表达出来,而教师则是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补充、纠正,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生活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观察、参与校园文明秩序的热情,学生的认知力也会因此而提升,实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
  二、深挖教材内容联系生活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材,先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地了解和分析,通过教材当中与生活相勾连的知识点,把知识和生活建立联系,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去理解知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关注学生生活当中的兴趣点,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教材内容做结合,用学生的兴趣点做桥梁,逐步分解知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强化学生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堂课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当中感兴趣的知识。如一些明星偷税、明星吸毒这些热点的新闻,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这些关于明星的新闻作为引入知识的媒介,学生能够更有兴趣去学习。然后教师通过这些个案就可以树立学生的守法意识,告诉学生“任何人都受法律的保护,但同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依法行事,不可越雷池一步。”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诠释中国的“法治精神”,可以让学生对法制生活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融入社会热点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还可以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开展难易适中的时事政治教学活动,尽可能选择一些能夠被学生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以此在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目的的同时,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不断发挥本学科的教学实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本中的具体章节内容时,根据其主题、要点、价值方向来挑选一些贴合学生生活的时事新闻。然后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新闻中的事件、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其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要求他们设想假如自己处于同样的场景应当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由此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且有利于促使其在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进而不断提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
  对于道德和法治的教学,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的教学目标是将他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外,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水平,仍然是困难的。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教学设计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形成家庭作業的生活,让学生利用道德和法治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课后作业的设计是教师的教学环节之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布置比较生活化的作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实施自己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如在教授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节知识后,笔者便布置了一个比较生活化的作业。笔者会引导学生在家中多多帮助自己的父母干家务,向自己的父母表达感恩之情,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到实际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的德育知识。再比如,在教授完“绿色小卫士”这节知识后,笔者便向学生布置了清理所在位置的卫生、节约用水、将可训练利用的垃圾丢进可循环利用垃圾桶等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积极地完成这些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环保知识落实到实际上,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有效提高。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注重生活化作业的布置,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完成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使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二、教学形式和情境教学相结合
  道德和法治的学科本身源于生活,它源于生活的总结。 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仍然相同,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长时间学习概念知识将减少课堂学习的乐趣。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不长,也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新时代不断融合,多种教育方法也为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做出了贡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构建模拟生活教学场景,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掌握相关知识。
  以“反侵略战争”的道德和法治内容为例。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中,学生需要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等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精神的优良品质。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支持,为学生搭建模拟生活的学习场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如在课堂上讲授道德与法治之前,教师首先要从互联网上收集一些近代中国的历史纪录片,并附上文字说明。然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历史纪录片,同时,让学生思考:通过视频,您有什么感觉?对您有什么启发?提出这些问题后,可以将学生分配到小组中,并且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生精神的重视,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未来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处于形成良好的三种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关键时期。小学德育和法治教师自然需要承担起教师的责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生活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德育和法治知识,提高发挥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郑晓哲.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92-93.
  [2]朱雅凤.道德依托法治品德源于生活——谈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33.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