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策略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教育创新成为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文章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切入点,先对新课改为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之后对以新课改为目标的数学教育创新对策予以探讨,希望能够在落实创新教育在数学学科新课改教育地位的基础上,为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带来支持。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01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如何在实现对其教学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带给学生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成为了考验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从学生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想要保证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保证创新后的教学方法能够被学生所理解,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创新时,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需求分析,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新课改为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提出的要求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新课改为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提出的基础要求。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被落实,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中必须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需求为前提进行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由此来实现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二)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也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提出的关键性要求。从学习角度来看,其作为一个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其应当是快乐和幸福的。但當前的教育模式无法让学生获得幸福感,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寓教于乐,带给学生新颖、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体验,由此来完成对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助力支持。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新课改为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提出的重要要求。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想要让学生认识、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为此,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以生活为基础的实践体验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熟悉的生活角度入手,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打下基础。
  二、以新课改为目标的数学教育创新对策
  (一)落实信息技术,进行导入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想要达到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就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堂导入创新,以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促使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引导下,获得数学学习动力的调动。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导入创新必须要满足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最符合该要求的教学辅助技术,其自然成为了小学数学创新导入的第一选择。例如,在进行《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笔者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漏斗”“汽车”“书桌”等多个生活中不规则图形的案例,让他们在观察的同时发现问题。在导入时,笔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就是从一个角度展示物体后,提出“物体是什么形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他们已学知识完成回答。第二次是将物体进行全方位展示,并将画面定格在物体的另一个角度上,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他们已知图形发生的变化,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并能够将质疑转变成为探究动力,为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二)丰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
  丰富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其要求教师能够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数学知识,并完成对数学知识学习,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构建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一方面要保证自己能够非常透彻地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做到对学生认知能力、兴趣需求的全面掌握,以确保自己所设计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既可以符合素质教育目标,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进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在综合分析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他们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让他们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去进行本课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完成“制作日历”的实践任务。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会在他们探究学习过程中进行来回的巡视,其目的就是在观察学生学习动态的基础上让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在带给他们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实现对课堂的知识学习的掌握。
  (三)布置趣味训练,进行训练创新
  课堂训练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所设计的知识考核环节,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验证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关键,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传统的课堂训练以习题解答训练为主,其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记忆,但并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想形成,还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感。所以为了保证课堂训练环节的效果,教师必须要对其予以创新,通过融入趣味元素来完成对学生参与主动性的激发,让他们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并实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完成《百分数》一课的学习后,笔者就为学生布置了“调查班级同学信息”的趣味训练任务。在该任务中,学生需要对同学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础信息予以调研,然后在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利用百分数对班级学生各类信息予以归类,具体包括“班级中有67%是女生”“班级中体重在30kg以上的同学占46%”等。让他们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对百分数知识的应用,并意识到百分数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在完成基础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对他们的数学素质培养。
  (四)开展生活体验,进行作业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们想要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来完成对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就必须要让学生进入到数学知识最真实的环境去中对其本质予以探究,由此做到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对他们应用能力培养。作业作为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其质量会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想要通过教学创新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完成对作业的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一些以生活为基础的探究性作业,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水平锻炼。例如在完成《可能性》知识的学习后,笔者就为他们设计了“掷硬币”的游戏作业。学生需要掷硬币30次,并记下每一次硬币的正反面,然后以每5次为节点进行观察和计算,看硬币投掷次数与正反面比例的关系。由此来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可能性知识的理解效果培养,为他们以后的概率知识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他们的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带来支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的研究,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能够为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助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作为课堂负责人,必须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关键性,并能够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进行教学创新,保证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案例以及设计的教学游戏都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实现对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数学教育工作开展,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勇清.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教学艺术的策略[J].才智,2020(07):156.
  [2]刘维汉.如何有效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J].学周刊,2020(07):16-17.
  [3]张正忠.略叙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和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71.
  [4]王开莲.教育微创新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0.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