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美工区有效的创设策略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在幼儿园教室中,美工区是必不可少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幼儿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另外,该区域还具有展示幼儿创作和生活体验的作用。本文深入探讨并介绍了幼儿园美工区的有效创设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美工区;有效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035-02
  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探索、发现和完善,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轻松和自由的氛围,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更加愉悦地、更加大胆地进行美术创造。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来说,美工区域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充分发挥美工区域的作用,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现象力,进而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
  一、优创环境,彰显个性
  (1)巧妙利用幼儿作品,美化区域环境。在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创造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装饰区域空间,美化教师环境,幼儿也会为此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师可以用一些丝线或者麻绳等,将幼儿作品悬挂到合适的高度,保证幼儿可以随时欣赏到自己的作用,目前幼儿园普遍提倡“儿童视角”,也就是在悬挂物体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高度,避免幼儿和悬挂物之间产生距离。再如,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幼儿园班级墙面、柜面、屏风等布置、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2)科学地规划区域,充分发挥区域的价值。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空间,保证美工区域属于光线较好的开放性空间,尽可能地避免将其设计成包围式的格局。彩绘创作时可能还会使用到水,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区域设计在靠近班级水源附近,便于幼儿在游戏时取放水。(3)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因素会引发幼儿探索。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创设美工区的环境的时候,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创设墙面或者环境,维持幼儿活动的兴趣,确保幼儿可以形成新的知觉定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和基础上,不断地挑战自我,收获进步和成长。(4)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注意根据幼儿的变化适当地调整环境。如果美工活动的主题发生变化,那么环境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设计美工区环境的时候,务必重点考虑美工区环境的弹性,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应用幼儿所完成的手工作品等对美工区的环境进行调整,让幼儿真正地成为创设环境的主角。
  二、优选材料,激发想象
  对于美术活动来说,材料是物质基础,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逐渐会对自己的动作结果产生兴趣,并且会在这种因果关系得到满足。通过多次的尝试,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活动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丰富动作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沉浸在不同的材料会带来不同效果的乐趣中。教师在帮助幼儿选择活动材料的时候,尽量做到:(1)积极使用常规材料。常规材料就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纸张,比如卡纸、包装纸、蜡纸、彩色泡沫纸、宣纸等。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这类材料最为常用,教师在指导幼儿的时候,注意引导幼儿根据纸张不同特点,表现不同的产品和创造思想。(2)正确使用辅助材料。辅助材料就是手工活动中可能会应用到的模具、半成品或者成品等。因为美工区的活动,要求幼儿独立进行,所以在提供辅助材料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这样一来,幼儿也才能明白,只有具有目的性地选择,才能完成自己的作品,无形中培养和提升了幼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合理地应用各种生活中的材料。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都可以应用在美工区中,比如,可以将体积较大的纸盒制作成为自动售货机或者小房子;体积较小的纸盒可以制作成为小汽车、机器人等不同的玩具。再比如,可以将一些纸类材料进行适当的裁剪和加工,制作成为各种小物品装饰教室,还可以鼓励幼儿利用放学后或者假期时间,收集一些沙子或者好看的石头,将所有的沙子汇集在一起,做成沙盘,供幼儿随意绘画使用;利用好看的石头进行堆叠和造型。再比如,还可以鼓励幼儿将家中现有的谷类种子、水果的果核或者沙滩捡到的贝壳带到幼儿园,由教师带着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这些物品粘贴成各种各样的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的想象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开拓指导,激发个性
  幼儿认知水平有限,在参与各类美工活动的时候,仅凭自己的热爱。因此,大多美工作品都体现着幼儿的情感律动,在美工活动中,幼儿大多会借助线条、图形或者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渴望被认可,需要“观众”和“倾听”,而教师、其他幼儿以及家长就恰好可以成为这样的角色。而幼儿在开展个性化创作的时候,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思维,激发幼儿个性,教师在引导的时候需要注意:(1)适当地提问,拓展幼儿思维。美工活动中,因为所应用到的材料大多较为相似,处理这些材料的手法和技能大致一样,长期下来,幼儿的思维模式就可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僵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美工活动中,适当地设置问题:“小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除了用这种材料进行制作,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如果找不到这个材料,有没有其他类似的材料可以代替的呢?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鼓励幼儿尝试新的材料和新的方法。(2)培养幼儿求新、求变的创作思维。幼儿园教学中,“比一比谁画得更好”是大多幼儿园教师惯用的方法,这类要求往往让幼儿无从下手,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过于集中。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尝试其他“不一样”的方法,保证两次创作的作品是不一样的。将“不一样”“谁更好”的这类指导具体化、明确化、可操作化。(3)留出充足的时间展示幼儿作品,满足幼儿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确保同伴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幼儿,所创作作品的方法和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包含许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的成分,所以,引导和鼓励幼儿同伴之间进行相互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观察幼儿,及时发展那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在美工区进行展示,并且向其他幼儿进行介绍,鼓励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再创作。比如在美术活动后,教师提供展板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和理由。也可以提供每人一个画袋,鼓励幼儿在美工区区域游戏中,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插入自己的画袋中,通过将画袋与班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将作品变为装饰,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自由欣赏,讨论画得好的作品等。

相关文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新疆防雷减灾工作行政执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