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竹乡文化 激活美术乐趣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文化理解,强调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树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基本理念。而开发、利用、融入本土文化,挖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既增添了教材的地方性、乡土性,又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究中拓宽了审美领域,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本土资源;竹乡文化;审美兴趣;乐趣美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201-02
  笔者的家乡建瓯是个“笋竹之乡”,顾名思议,这里盛产着竹、笋、榛子等资源,同时,它也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何利用这些乡土材料,挖掘其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作用于材料?此次笔者选择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在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竹笋、榛子、木等作为美术教育活动资源,让学生感受、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使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才能得到和谐主动的发展。本文以美术实践活动课“竹乡情”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盘活地方资源,实践“五学模式”
  (一)设计特色
  立足当地实际,彰显地方特色,盘活地方资源,实践“五学模式”,使之整合于美术实践活动中,促进课堂创新。
  (二)活动的案例与反思
  1.任务引学,发现竹之美
  一进班级,笔者通过激情的开场白体现对孩子们课前收集工作的肯定,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竹子全身都是宝,你知道吗?”此时大家的思路犹如泉涌,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说开“老师我知道竹子的种类有罗汉竹、观音竹、毛竹……这是我拍的照片。”“老师,这个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乡下挖了些小竹笋,味道太鲜美了。”“老师,周末我和哥哥到黄华山那捡了好多竹枝和竹筒,你们看!”趁着大家激动的心情笔者提出了问题“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家乡有这么多竹子?”孩子们异口同声自豪地说:“因为我们的家乡是中国竹子之乡啊!”为了加深学生对家乡“中国竹子之乡”的认识,笔者用多媒体播放家乡竹林美景,充分感受竹乡的秀、竹乡的美,让学生对家乡“中国竹子之乡”美誉有了新的认识。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活动是孩子获取经验的重要途径。通过课余竹资料收集的交流,调动了学生渴望参与学习的热情,触发思维想象的灵感,让孩子有感而发,有话而说,既体验成功与自信,又锻炼思维想象的能力。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更深刻地体会竹文化,发现竹这一植物的不同特征,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点拨助学,探究竹之美
  通过孩子们的发现与分享,孩子们都感到身为竹乡的孩子特别自豪,情绪达到了兴奋点。经过自己的调查、收集竹资料,孩子们感受到实践的快感、成功的喜悦。
  笔者适时鼓励孩子们,说:“大家的介绍太棒了,那大家作为竹子之乡的一员是不是也该为我们的竹子之乡做些什么贡献呢?”大家的反响很大,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活动中笔者鼓励孩子们通过触摸、敲击等手、眼、鼻、等各感官、思维的刺激,孩子们思路迸发,竟相发言,他们想到了用竹筒做花瓶、想到了用竹圈做手环、想到了用竹棍做相框、用竹枝做笔架、用竹块串挂饰等等。在此环节的基础上笔者适时播放教师制作竹制品的微课程,学生在欣赏中对竹制品制作的表现方法有了更直观的制作指导,将之前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巧妙地结合运用,在思维的碰撞下,形成了经验,突破了难点,为接下来的制作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们经历了找竹、说竹、思竹等活动积累了不少感性经验,一旦有了表现的机会他们便发挥了积极性、创造性,大胆表现自己的认识与感受。在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刺激下,孩子的思路开阔,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形成了“我想做”的良好姿态。
  3.合作研学,创造竹之美
  做竹子的活动在孩子“我想做”的呼声中自由发展开了,巡回在孩子中间,笔者为孩子的创造力之丰富而感到激动。
  看,乐含用橡皮泥在竹圈上进行装饰带在手上;文杰用水粉颜料在竹筒上画上自己的画像;亦欣在卡纸上用竹圈贴画,他们表现的手法各不相同,做出的竹制品各不相同。孩子们在制作时全身心投入的情景告诉笔者: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与创作的兴趣。更加让笔者高兴的是,在与竹材的互动中,不少孩子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发现“水粉颜料水加太多后不好上色”“竹子和竹子之间用双面胶不容易粘贴上,要用万能胶”等等。通过孩子的发现,孩子们也自然掌握了制作中的技巧,解决了制作中的困难。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促进者,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探索,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4.欣赏促学,体会竹之美
  听听孩子们的介绍,你会觉得更有趣。仪含把各个大大小小的竹圈用橡皮泥装饰再用绳子系成一串挂在脖子上兴奋地说:“多漂亮的项链,像魔法骑士中的魔法师”;安子用彩纸把竹筒变成了一个穿裙子的小公主,她说:“我的竹筒公主多美啊!我可以在里面放我的笔,还可以插鲜花”;小杜月拿着用竹片拼成的相框自豪地说:“我的更好,我要在这里面放上全家福,把它送给我福州的爷爷、奶奶。”……孩子们的情绪特别高涨。
  处于儿童期的孩子思想是很有个性的,教师应发掘每一作品中的生命性,张扬其个性,找出其闪光点,加以鼓励,促进孩子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们富有童趣、个性化的介绍下锻炼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审美意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延展拓学,享受竹之美
  在探索、实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们进一步通过玩自制的竹快板、竹筒、手摇竹圈、竹圈片等感受竹乐器,实现了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整合,配以家乡的歌谣,让孩子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感受到竹给大家带来的另一体验。同时鼓励学生们学会用心发现、大胆思考,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实践认识与思考
  (一)盘活地方资源。在课前深入调查收集资料中,放手让学生走进竹山、竹林、竹园,走进竹农的心,使学生在竹的世界里、在实践体验中,获得学习美术的乐趣,去感受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使学生从身边竹子的直接經验中获得视觉概念,发展视觉艺术的认知和表现能力;使“中国竹子之乡”这一鲜活的闽北地方活教材,充实到美术的课程中,使之成为一泓源远流长的“活水”。
  (二)实践“五学模式”促进课堂创新。新课程在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上一个最凸显的特征就是“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大。通过竹的教学,笔者尝试并应用美术新观念,以人为本,以笔者所在学校开发的“五学模式”层层递进,关注学生情感和个性、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课堂创新。在活动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充当参与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真正引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创造意识,使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平市“十三五”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育科研专项课题《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情境创设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使用参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编辑部.中国中小学美术[J].中国美术出版总社,2018(2).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