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学讲方式”的应用路径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验证学生是否学会课上所学新知识最好的方法在于看学生是否能讲得出,因为“讲得出”是学生“学进去”的基本说明,也是学生学会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采用“学讲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是最为理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得到高度重视。文章就立足要以情境创设为前提,确保学生能真正“学进去”;强调双边互动与合作,不断激活学生“想说”的欲望;突出课堂评价的“双主体”性,为学生打造“敢说”的平台三个方面,就其实践应用路径加以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讲方式”;应用价值;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189-02
  从新知理解与掌握的规律来看,“讲得出”是学生学会的重要标志,而“学得进”则是学生“讲得出”的重要前提,如何确保学生能够学得进、讲得出就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依然不例外。为此,文章就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针对该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索,希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一、“学讲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是学生真正“学进去”的重要保证
  从“学讲方式”的实施方案来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生生间的合作式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每个教学阶段中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经验作为参考,并从中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和启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会让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和谐,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真正“学进去”提供了重要保证,而这也恰恰是初中数学课堂应用“学讲方式”最为直观的价值体现。
  (二)是学生真正“学会”最有力的渠道
  从“学讲方式”的字面含义来看,“学进去”是基础,“讲得出”是最终目的,而这一最终目的恰恰反映出了学生真正学会课上所学新知。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到让学生真正“学进去”的基础上,还会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讲出来”,并且将自己学习的需要说出来。这明显是为学生真正学会建立了一条极为理想的通道,也是切实提高课堂“教”与“学”质量最为有利的渠道,从而说明了“学讲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又一应用价值。
  二、初中数学课堂“学讲方式”的实践应用路径
  (一)要以情境创设为前提,确保学生能真正“学进去”
  从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让学生真正学会课上所学的新知识必须要有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作为支撑,该条件就是学习兴趣。在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学生必然会真正地“学进去”和“讲得出”,由此方可达到“真正学会”这一理想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为有利的途径就是创设理想教学情境,而这一工作也必须在课堂导入部分来完成。以《平行线的判定》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要以“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等知识点为中心,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广泛搜集和整理与之相关的教学素材,以求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真正“学进去”提供理想的前提条件。在进入到课堂教学初始阶段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工人师傅在制作窗框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直尺和量角器去两直尺与窗框两边所成的夹角呢?”由于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日常学习过程中,都会经历开关窗户这一过程,也了解窗框的四边必须保持平行才能开关自如,也会想到工人师傅这一举动肯定是要判断窗框是否平行,但是怎样保持平行确不得而知。为此,学生会通过这一问题引发思考与交流,这显然让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本课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生活情境也就此创设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确保了学生真正“学进去”。这恰恰是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讲出来”和学会新知识的基础所在。
  (二)强调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不断激活学生“想说”的欲望
  “学进去”不意味着学生真正能够学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有条理地讲出来才能说明学生学会。为此,如何让学生有“想说”的欲望显然极为重要,而这一工作必须在课堂“基本部分”来完成,而以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显然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以《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在课堂新知初探环节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生活实际设置师生互动话题,即“我校已经组织开展了废旧电池回收行动,在该行动当天收集到的18节5号电池和15节1号电池总重量为3000克,第二天收集到的數量分别为12节和7节,总质量为1700克,两种电池分别收集了多少克?”由于这一话题是学生经历过的真实事件,所以学生更愿意去找其中存在的等量关系。而在学生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鼓励其他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将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分享,与学生之间自然而然形成了博弈的过程,学生“想说”的欲望也就此激发出来。在进入“核心精讲”阶段之后,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打造合作学习项目,让学生就实际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方案,如,最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等等,让学生自行分组、明确学习任务、开展讨论与分析、总结过程与结论。最后教师在根据学生最后的合作学习成果,组织师生间的第二次博弈,进而达到了不断激活学生“想说”的欲望这一目的。而说的过程恰恰反映出了学生新知学习的具体效果,教师也能为之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三)突出课堂评价的“双主体”性,为学生打造“敢说”的平台
  众所周知,课堂总结与评价是课堂教学“三阶段”的重要组成之一,,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成果和教师明确“教”的成果,师生之间也能够说出彼此的期望。为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讲方式”的应用要高效利用这一阶段,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敢说”的平台,进而为学生真正学会课上所学新知识提供有力的保证。其间,开展“双主体评价”显然应视为重中之重。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为例,在课堂总结与评价环节中,教师要立足不同阶段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指导工作。针对课堂总结环节而言,教师要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组织语言归纳出“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且能够说出“推断两个角相等和对应边相等的条件”,最后教师要加以相应的完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在课上都学了什么,打造出自己能够接受的知识结构。针对课堂评价而言,教师要先以自己为主体,先就学生课上学习效果与状态加以肯定,然后针对学生哪些知识点普遍掌握较好、哪些还有提高的空间、应该怎样提高并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课上学会了什么,并为学生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最后教师则要为学生搭建一个随堂评价的平台,让学生说出心中存在的疑问、各环节实施的看法、相关建议。教师不仅要做到悉心听取,还要将其认真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制定教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由此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疑惑说出来,真正学会课上所学的新知识。
  纵观以上论述观点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全面开展“学讲方式”是极为必要的,但也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其间,不仅要深刻理解“学讲”的内涵所在,还要意识到在各个教学环节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实施,由此方可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为此,如何进一步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加以深思和探究,进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始终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程慧.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19(5).
  [2]王冠.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0).
  [3]高立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之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8(18).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