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的几点思考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笔者所在学校(银川高级中学)从2016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始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展并推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转变做反思、探讨。
  关键词 教学实践的转变;教学环境的转变;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137-02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进一步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具备“后设认知”能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并为学生的学习不断创设真实的环境和合理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研究实践的理论背景
  自主学习观认为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主动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的、学生能够主动地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学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开展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各成员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二、教学实践的改变
  (一)教学反思
  根据学校制定的全面推进合作学习的工作要求,笔者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模块5中古代散文单元的教学做了一个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愿景,对照目前的教学实践,存在很大的差距。1、在课前预习环节,学生所收集的背景知识只限于他们手头的练习资料及课下注释,而缺少对故事发生时代背景的介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包办代替将时代背景详细介绍给学生;2、对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不懂的语法点及知识点没有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思考进行理解,而是直接将答案告诉了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不充分;3、对学生诵读的点评基本都由教师完成,没有给学生彼此评价的机会,因此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教师在讲解课本过程中对作者态度的评价过多,使得学生对古人才华和品德的评价囿于教师的评价;5、导学案的编订缺少全体备课组成员的集思广益。6、教学评估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简单点评,缺少学生之间的互评环节。总之,教学实践所反映的一些学习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没有真正落实,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教学转变
  根据上述有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含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实施转变。
  1、教材对学生和教师来讲,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只是供教学和学习的一个范例。因此,教师和学生只能用教材,不能教教材或学教材,更不能认为把教材里的内容全部学完了,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除教材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涉足其它学习资源。例如,给学生提供几个有关语文学习的网站,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语文学习的报、章、杂志,包括一些音像制品等。
  2、在课堂上,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原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吸收新信息,然后进行分组,建构新的知识意义。教师在学生形成直接学习经验后,给予适当的点拔。
  3、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4、组建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笔者目前所教的这个班正好有48名学生,将48名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设组长一名,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小组成立后,明确提出评价以小组综合成绩为标准,不以小组成员个人的成绩为依据。不仅进行终结性评价,还要关注小组活动的过程,即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程度。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进行选择。
  5、评价趋于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的诊断、反馈、评定和激励,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利手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如采取自评与互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评价与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与实践活动、定量与定性等形式相结合。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
  三、环境所需的转变
  就国家层面而言,高考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学习。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整体环境对教学的转变是有利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科研部门对各个学校有较为严格要求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在宏观上能够给以适当指导,并且在评价机制方面不断完善。此外以成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以点带面进行教师培训。而笔者所在学校目前大力推行合作学习模式,探索导学案的编制,正在逐步形成自己颇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同行之间形成相互学习、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
  目前的教学改进虽然在扎实稳步地推进,但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任职的银川高级中学,尽管学校对教学改革持积极的态度,先后成立了课程管理评价委员会,课程监督评价委员会和导师团等机构,多次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积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认识比较深入。然而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弱,起初确实需要教师大力扶持,采取必要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时得不到提高,教师也就无法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这种灌输方式又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采取强力推行合作学习的方式,难免会有个别教师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另外,囿于高考成绩的压力,使得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有所保留,这也给整个学校实施课程改革施加了比较沉重的压力。鉴于此,笔者认为要真正落实教学转变,从环境所需的转变来看,应注意以下方面。
  1、继续转变目前的考试内容、形式,提高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吻合度。这样使课程更符合各地教育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内容更贴近生活,以期更好地实现语文新课程的目标。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首要的素质是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从而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3、重建评价制度。在教师方面:(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指标体系;(2)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在学生方面:(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4、形成学校、家庭、教师和社会其他相关人士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可邀请家长和社会其他相关人士加入学校管理委员会。让他们了解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必要时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网络,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为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教学的转变是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教师的教学愿景,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政策的保障和良好的教育机制,需要专家、校长、教师及学生投入智慧与精力,且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
  [2]尤屹峰.诗意语文教育观[M].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郑杰.为了合作的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