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下,现代小学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数学是锻炼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讲授数字、几何等基础知识来给学生传授基本概念。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一些合理有效的教育新形式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日后学习数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培养其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106-02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是一个全面发展、深入实践的教学工程体系。核心素养,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条例,而是一种智慧和学科精神的象征,体现着学生知识、技能、思维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针对数学学科来讲,核心素养不是独立存在,而是蕴含并生发于数学知识里面的,所以,在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途径时,应以“知”启“智”,从“知”到“智”,丰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悟和理解数学,才能最终落实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勇于肩负自身的责任,意识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接下来,笔者就要从如何能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入手,提出几点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参与游戏,锻炼思维
  数学一直以其抽象和晦涩难懂闻名,它不像语文一样有其有趣的故事内容,更不像音乐和美术一样有其独特新颖的艺术表达形式——它只是一门由文字和枯燥的数字、符号和运算构成的难度偏高的学科。因此,很少有孩子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们数学学习效率的降低、数学成绩比其他学科偏低,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数学素养由此受到了限制。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把学科型教学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组游戏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游戏,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开展抢答或竞赛,这样既可以避免个别学生不参与游戏,又可以加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团结意识,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在游戏比赛中激发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游戏内容。运用合适的游戏进行课堂授课,是学科型教学游戏的最核心部分。首先,教师应认真备课,对本节课内容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并据此选择一个最为符合的、能够很好地展现教学内容,并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与参与度的游戏。再者,教师应考虑到游戏内容的难易程度——毕竟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理解能力十分有限,选择一个他们不但有兴趣还能轻易而为之的游戏,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授图形的初步认识时,应让他们留意观察身边的特定事物,如三角尺是不同形态的三角形、黑板是长方形、頭上的吊灯是圆柱等等,选择他们身边能接触到、能看见,并且能加以想象的事物,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让小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图形的概念。
  学科型教学游戏如果实施得当,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让他们在毫无压力、各式各样的游戏中就能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能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制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牢牢地把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减轻了学习数学的压力。
  二、走出课本,动手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践之前,教师应该借助课堂讲解的方法,将相关的实践知识和内容事无巨细地传授给学生,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准。而实践探究,也就是具体化的、适应于教学对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塑造一个发散性的数学思维,明白什么是举一反三,让他们灵活运用学习过的各种知识解决问题,主动并且自觉地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教师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总结、推理各种数学方法,从而锻炼其数学思维,以此增强初中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
  教师也可以自行改变习题的模式,设计一些开放的、多样化的数学题。例如,教师应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思路不相同的数学题,结合各种方面的知识,给学生布置课后思考题,如果有谁在规定时间内做对了,甚至运用了多种方法,也可以给予相应的小奖励。这样,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水平会得到提高,而且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塑造。
  教师同样要打造一个研究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设计一个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学习氛围,打破单一、枯燥、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丰富形式,活跃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学形式的设计是一个重中之重。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核心素养,力求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和核心素养能力同步提升。当然,在设计过程中,数学专业知识还应当居于主体地位,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来传授,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开拓思维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多对其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课堂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展其数学思维空间,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在问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确定提问的方式、内容、方向和引导性,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作为出发点,通过“知”的方式达到“智”的目的,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讲授初步几何知识时,教师不要先写出公式或对其图形概念和盘托出,而是要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最好能自己推导出来公式的形式。或者可以让学生在演算纸上自行画出相应形状的不同形式,比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各种三角形,甚至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制作一些简易的数学模型,以便很好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
  为了充分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不能一味地讲授教科书上的定则和原理,而是要尽可能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让孩子们多渠道学习和了解数学的奥秘。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举办数学知识竞赛,做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智力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根据学生们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设立一些相应的奖品,授予并表扬完成得优秀的学生,也可以为大家树立一个榜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教师还要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大背景,善于用课件、多媒体、影音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导入新课。这也是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的具体状况,图画、声音以及一些动态的、有趣的东西,往往会成功地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单纯地讲授教科书要有效果得多,比较利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接受。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视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最终令他们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
  [2]孙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9(32).

相关文档:
浅析核心素养视野下数学学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