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素质教育的发展致使我国教育教学关注点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学重点由“关注学科到关注人”“关注分数到关注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教师重视。为满足教育需要,打造新型课堂。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思考探析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以期给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077-02
  数学逻辑严谨、内容抽象、知识丰富,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才能够进行有效学习。依靠传统记忆模式进行数学学习,不仅无法掌握学科具体知识,也会在学科学习中遇到层层阻碍,不能够作为学习最佳方法。且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开发、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学生特点、学科特点,采取合适手段落实教学工作,在建构新型课堂中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唤起学习兴趣,激发思维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求知的最大动力”,倘若学生被迫学习,只会导致每一个学习者成为学习的“机械人”。但学生若能主动学习,以兴趣作为发动机,学生就能够在发展中有意识的探究知识、思考知识、深入知识。所以唤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唤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分散快,无法有效集中。教师要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觉得有趣,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才会运转。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采用合适的导入方法,利用趣味教学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里所说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游戏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
  如在开展《圆的认识》课程学习时,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开展了观察式导入法及问题导入法的导入方法。首先笔者为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张圆形纸片,在笔者还没讲课时有些学生就对这张纸片好奇不已,想知道笔者接下来要讲些什么。这时笔者要求學生们将纸片对折、打开,重复动作多次。然后让学生观察:在你的纸片上你看到了什么?大家注意力陡然集中,有的学生说圆形纸片上出现了折痕!另一学生赶快补充,好多折痕。还有的学生说折痕都相较于一个点,大家兴高采烈的分析着圆形卡片,笔者对每一位学生活络的思维都表示了认可和鼓励。这时笔者把握机遇,告诉学生每一个折痕、点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称,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学生们齐声回答:想。这时笔者要求学生们打开课本,根据定义了解交点、折痕的名称。接下来笔者又让学生们拿出尺子,量一量折痕的长度,学习半径和直径的定义。一节课十分顺利,学生兴趣高昂,教学效果十分可观。在正确的导入方法下学生们整节课的思维都处于兴奋且思考状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发现问题中掌握知识。
  二、抓住关键字词,启迪学生思维
  知识的关键、问题的重点是教师启迪学生思维的“学眼”。这就要求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有效激活。任何问题中都有一个关键点,倘若忽略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仅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思路也会受到阻碍。但如果学生能够有效抓住关键点,则能够让思路顺畅打开,数学题目的解答自然顺利。抓住关键点要求学生做好三项工作,即仔细读、认真思、全部写。要仔细读题目,把握题目中所包含的隐性信息和显性信息,将信息和自己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把思路流畅认真的全部写下来,一道题目也就随着学生思路的打开而顺利被解答。
  如在进行《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时,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一道这样的题目: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石家庄,车行了全路程的3/5,这时距离石家庄还有538km,提问南京开往石家庄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个题目的关键信息除了数字之外,“还有”二字十分重要。“还有538km”意味着在线段图中已经行进了一部分,即3/5的路程,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线段图的绘画,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题意,进而求出结果:538÷(1-3/5)=1345km。
  三、采用数形结合,强化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方法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数理知识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够让学生从形象化的角度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结合起来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的思维深度。
  如在开展“周长”相关知识课程教学时,直接的让学生背诵长方形周长公式C=2X(长+宽)虽然能够让学生们掌握知识,但学生们由于不理解公式,极易在公式出现变式时无法灵活运用。这时教师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实施课程教学,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灵活变通。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长方形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看到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进而让学生从图像和字面意思上理解“周长”二字,很快学生就明白了周长公式的来源步骤,通过“长+长+宽+宽”即两个长+两个宽得到,进而理解周长公式。
  四、追求一题多解,开拓思维空间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提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运用一题多解学生不仅能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也能够让思维得到无限发展,对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拓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在日常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意识,不要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解题时间,对学生多加鼓励。
  如应用题:一艘货轮在航行过程中只带了可供6个小时使用的柴油。货轮驶出时顺风,每小时30km。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4/5,要确保轮船顺利归航,货船驶出多远后应往回行驶?在解答该题目时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们小组合作争相思考。
  有的小组提出第一种解法,即货船往返行驶过程中驶出路程等于驶回路程,所以将最远路程设置为X小时;而有的小组则提出第二种解法,即先求出逆风时的速度,根据往返时的时间关系列方程求答案。
  不同的解法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这也证明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培养。
  五、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能力
  生活即知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即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运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因此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时要注意巧妙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优化”时,生活中常常需要优化思维。教材中为学生的举例是如何在烧水的时间内进行泡茶准备工作,为客人用最短的时间内泡出一杯茶。这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件,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思考。如在打扫房间时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浪费最少的精力完成房间的清理。倘若先擦地,在后续擦房间灰尘、铺床、擦桌子中都会把地板弄脏,所以擦地应是最后一步。在这样的优化思维下学生能够很快找到合适的打扫步骤,既确保了思维的优化,又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长期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方法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创造、推理、判断、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乐园。
  参考文献:
  [1]侯书林.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
  [2]孙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3]姜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4]王志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010).
  [5]张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