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处于无意注意为主,思维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数学相对他们而言会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让孩子在玩中学、动中学,既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利用一切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但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往往忽视让幼儿操作具体物件,常常以图画表象为中介并很快过渡到抽象符号的认识,数学的学习变成了没有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纯粹记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幼儿的数学学习脱离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真实情景。
  关键词 数学活动;有效性;比较两数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059-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目标中仅对小班幼儿有掌握基数概念的要求。小班基数概念的学习目标涉及到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和按数取物。对于幼儿的“好奇”“好问”“好探究”的兴趣教师要重视,因此日常教师应当有心、用心去发现挖掘存在人们周围的一切环境都有着数的知识。比如午餐后散步可以带幼儿去幼儿园的种植区让幼儿驻足观察,利用学园环境,让幼儿去数一数、比一比,观察植物之间的高矮、大小、多少,刚刚长出的绿植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好奇是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幼儿保持探究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师幼营造轻松愉悦的范围,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数学知识。
  还可以利用教室已布置的环境、已有的物品对孩子进行数的教学。例如在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这节活动中,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活动过程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先带领孩子走进班级,让幼儿观察看看班上哪些物品只有“1”个,哪些物品有许多个,并且引导小朋友用“1”和“许多”进行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再则出示多媒体课件,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和水果数量,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再次感知、区分“1”和“许多”,也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而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幼儿在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欣赏寻找的游戏中诱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将数学内容融进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南》指出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动手探究是幼儿满足好奇心、找到问题答案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保持幼儿尽可能长时间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设计符合他们需求和学习特点、富有情节和故事性、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兴趣。例如将数学内容融进游戏中,通过创设与生活有关的一些场景,选用幼儿熟悉的游戏玩具做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在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第二个大环节中,我们先创设一个帮助小兔拔萝卜游戏情节,每个人拔“1”个萝卜,并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收萝卜的同时要表达出“我拔了1个萝卜”,让孩子通过游戏中的操作,知道了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拔完萝卜再让幼儿将手中的萝卜送到篮子里,边送边表述“我送‘1’个萝卜回家”,这样的操作游戏让幼儿清楚看到“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教师再将故事化的情节贯穿整个活动,最后设计了小白兔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的帮助要分糖果的游戏情节。教师将许多的糖果逐一分给幼儿,边分边表述“分给你‘1’个”,分完提问幼儿教师的许多糖果到哪里去了?小朋友每个人手里有几个糖果?这样的游戏设计让幼儿通过分合操作,进一步知道“许多”是由“1个1个”组成,拓展到各区域中并提供生活化的操作材料。
  皮亚杰曾说过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也就是说儿童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物体来完成的,动作操作材料,幼儿才积累了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认识。而教育即生活,因此要引导小班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师选择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具有生活化的材料,能让幼儿在认认、动动、做做、说说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例如,可将“1”和“许多”这节活动延伸到美工区,投放水果印章让幼儿装饰蛋糕果盘;在数学区,投放分花和插花游戏材料,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准确适用“1”和“许多”的关系。
  二、给予幼儿自主、自由表述的空间,让幼儿体验成功
  《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数概念。”“1”是自然数中最小的数,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许多”是一个笼统的词汇,它表示集合中有两个以上元素。区分“1”和“许多”,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幼儿集合概念初步形成和感知元素分化过程的关键所在。
  在小班“1”和“许多”这个活动中,利用班级这一幼儿最熟悉的环境,让孩子们能通过找班级哪些物品数量是“1”。在幼儿对“1”还不是很理解的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完成下一个环节,而应该有启发性地问:“我们班有‘1’个电视,有几个钢琴?”然后再结合课件来理解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可以组成许多的关系。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在活动中,教师不要着急,利用生活中贴近幼儿生活的经验来突破难点,再结合小兔拔萝卜的故事情节来进行游戏,再次帮幼儿梳理“1”和“许多”的关系。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有效地突破难点能更准确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幼儿自主地去探索、去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在认识“1”和许多的过程中,幼儿能发现“1”台电视、“1”架钢琴等等,但对于班级里数量多的椅子和桌子,就只是单一地回答有椅子或桌子。这时候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可以通过“1个1个”数桌子,提问“现在班级有多少张桌子?”来认识“许多”这个数词。这样也能使幼儿容易理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小班的“1和许多”,,还可以延伸到找身上的器官,有几个头、几个嘴巴、几根头发等等。
  三、鼓励幼儿进行猜想与假设,并尝试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分析和预想事物及现象的成因,设计解決问题的方案。同时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观点对与错。例如在小班的“1和许多”,教师出示1个萝卜和逐步增加萝卜的图片,提出问题图片结果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预想和验证自己的结果。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因此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转变成轻松愉快的游戏,日常生活渗透数、形、时间等概念,使幼儿在寓教于乐中发现、了解数理逻辑知识,从而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观察是幼儿认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幼儿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去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同时它又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教师要注重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手脑结合,才能让他们更易理解和接受。在活动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数学。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6).
  [2]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相关文档:
浅析核心素养视野下数学学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