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立德树人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作者:应丰婷 来源:读写算 2019年2期
  摘 要 随着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部门对于学生个人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育也越发重视。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的德育教育优势也被着重提炼出来。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体,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语文“立德树人”的价值,以达到语文教育的新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016-02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又该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章素材来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化呢?筆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一、从课内教材入手,实现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材是帮助语文教师制定教学策略,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对于语文教师而言,高质量备课的前提就是深入钻研语文教材,并将其中的语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而小学语文教材为了满足高标准的教育需求,在编纂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与修正,其中刊载的都是极具教育价值的文章。语文教师首先就需要从课内教材入手,来渗透德育教育。
  (一)合理利用语文教材
  比如在《怎么都快乐》这首儿童诗中,作者写到,无论孩子是在一人独处,两人相处,还是许多小伙伴一起共处的情况下,都有着不同的玩耍方式,由此能得到不同的乐趣。这首诗歌以生动简单、趣味活泼的语言来描述了儿童玩乐的场景,既贴近生活,又能对学生有所启发。即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面对生活时都要积极乐观,懂得自己去体悟以及感受生活的美,进而寻求到生活当中的乐趣,阳光健康地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章,这些也都可以当作德育教育的素材。比如《我不能失信》一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曾承诺要教同伴叠花篮,在同家人临出门前记起这个承诺,虽然不舍但最终还是留下来履行诺言的故事。这篇文章是以故事的方式来展开论述的,体现出小主人公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的优良品质,十分具有教育启迪的意义。而《孔子拜师》一文描述了孔子在年轻时深感自己学艺不精,于是远离家乡,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这篇故事则体现出根植于中国人血液里的谦逊好学、尊师重道的优良品格。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表现孔子对老师的崇敬以及尊重,并由此激发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知欲以及热爱。此外,教师还需有意识地利用起作者对故事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之类的描写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在《孔子拜师》一文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仔细揣摩“迎候”、“等候”、“请教”、“敬重”等词汇,以让学生揣摩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品行,进而接受到更为生动的德育教育。
  (二)重视教材中环保理念的教育
  德育教育本身也涵盖着各种不同方面的内容。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所传达出的价值内涵来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以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加强德育意识。
  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一剖析词句。比如“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句话体现出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性。茫茫千亿光年的宇宙尺度中,地球是目前可知人类生存唯一的家园。作者使用清晰的数据强调了地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而在“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一句中,“本来”二字体现出因为人类的长期破坏,一些可再生资源的循环性已经不再体现,人类开始面临危机,由此起到警醒读者的作用。最后,“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既体现出了地球的美丽与重要性,同样也体现出地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教师需要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认知到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地球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通过课文实现情感教育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虽然无形无味,但它充盈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并散发出独特的温暖光辉。每一个人都渴望爱,但在得到别人的爱的同时,也应该具备给予他人关爱的能力。
  比如《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来描绘了主人公小公鸡与小鸭子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故事,在字里行间都传达出友情的温暖。教师需要通过这篇课文来让学生反思自己,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与小伙伴相处时有没有互相帮助解决难题。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快快行动起来,将友谊的桥梁建设得更加坚固。
  而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怀念母亲》中,课文以回忆的形式来传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母的歉疚与爱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句话传达出的是:作者因为长期在国外求学,见到母亲、陪伴母亲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在回忆中的音容笑貌也越来越模糊。作者只能循着过往的记忆不断回想,以此来传达对母亲的深重思念。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真挚深切的情感,以反思自身的日常言行。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母亲给予了你们充足的关心与爱护,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传达出自己的爱吗?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达的呢?而如果没有,那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请你思考自己可以怎样表达出对妈妈的敬爱。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比如帮助妈妈完成家务,跟妈妈一起出门买菜,或者写一写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以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又能培养学生的孝心,让学生体会到“爱”的意义与内涵,进而将自己的爱给予父母,构建出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文本当中的情感内涵,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悟到不同的美好情感。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将情境构建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这种教学方法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涌现出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能够完美地再现教材内容,并展现出优秀的直观性与体验性。语文教师需要在构建情境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并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教师还可以配合教学计划来开展一些集体性或者亲子活动,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亲情与友情中“爱”的力量。
  二、从课外阅读入手,实现立德树人
  语文教材所承载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古今中外浩如繁星的课外读物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元素。因此在立足于课本内容的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积极开发课外的阅读资源。对此,教师需要严格把控阅读材料挑选的关卡,以选择符合学生当下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既具备教育意义,也体现出趣味内涵的文章。前者能够推动学生品格的塑造以及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而后者能够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是值得推荐的。而为了最大程度的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年龄段学生的不同需求而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目录进行自主选择,从而实现阅读自由,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互相统一的语文学科,除了智育教育之外,更为关键还有它所体现出来的德育价值。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学进行合理渗透,,以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体系构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将“文以载道,立德树人”作为新的教育目标,并不断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小玲.拓宽语文空间落地核心素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2):11-12.
  [2]魏秀立.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42.

相关文档:
浅析核心素养视野下数学学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