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摘 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教育精神,教师就应充分展示美术知识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受到人文精神教育环境的熏陶。
  关键词人文精神;美术教育;良好作风;创造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027-01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崇高的做人的品质和报效祖国、献身教育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对任何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不当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教育精神。
  美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美术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美术教育的价值首先应从认得发展方面去衡量。对所有研究和教授美术的人们来说,明了美术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美术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这门工具之外,还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这也是挖掘美术知识的思想内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深层理解和消化美术知识的需要,那么,美术教育中包括哪些主要的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呢?
  一、踏实细微的良好作风
  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的良好作风是人的高尚品质的具体呈现。学习美术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一个小的失误,会毁了作品的总体效果。这既生动的说明了美术的客观性,又说明了美术活动是何等需要严密谨慎,踏实细微、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因此,长期的美术训练,对人的踏实细微的優秀品格的形成大有助益。首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笔者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比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树》这一课时,,笔者特地带学生去室外观察,让他们自由发挥说说校园内外的树有什么不同之处。让他们观察每一棵树上的树干表皮特点,树叶色彩随阳光的变化,还有影子的画法等等。这样学生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树没什么特点,画起来都差不多的。
  二、创造精神的培养
  开拓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老师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开创进取意识的、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学生。曾有一教育家这样说过:“我相信学校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上,不能自动解决问题创造生活,那么学生变为字纸篓,教育变为废物。”创造素质是人类最主要、最宝贵、最高级的素质,人类正是通过创造这条途径来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创造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致力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高贵的品质,莫过于妥善利用美术教育。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例如在《我的校园》教学中,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现在的校园来进行绘画,这样就导致学生画出的作品缺乏想象力。并且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校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模仿校园的外貌进行绘画则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发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幅《未来的学校》,这样大部分学生就会展开联想设计出自己所喜欢的美丽校园,将学生的主观思维和独特的想象内容融入到画作中,促使学生的画作更加饱满丰富有趣。甚至有的学生将未来的校园建在了外太空,对于这一类奇思妙想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利用引导性问题促使,学生说出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为什么要将学校建在外太空啊?”学生就会饶有兴致的回答:“未来随着人类的快速增长,地球已经无法再住下更多的人,所以就需要向外太空拓展。”让学生的自主思想能够获得充分的表达,教师也需要以鼓励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进行自我创作。避免只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绘画,真正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师应努力挖掘美术知识中的人文性内涵,把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出。在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应有一个明确的意识,那就是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并使这种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