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作者:刘婵婵 来源:读写算 2019年29期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育的主体应当是全体学生,而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整个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去探索一些未知的数学现象,进而得出数学理论,如果学生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有错误之处,教师一定要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学生走入误区。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不同数学内容的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选择最容易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方式,努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数学课堂;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29-0098-01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很缜密的思维能力。而小学的学生年龄很小,往往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太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学生如果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的话,会使很多事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学学习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数学的学习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重心。这就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老师肩负起自己应付的责任,不仅要在课堂上教育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是课堂中尽量营造出轻松、快乐、有趣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多思考多反思,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不能太单一,因此要寻找多种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会独立地去思考数学问题,然后通过大胆的猜想、假设,最后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去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去探索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想自由的环境。教师要牢记,数学课堂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设置悬念,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数学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小学生是有思想的有个性的人,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仿佛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他们的动作受好奇和爱好所支配。有句话说得好:“因为热爱,所以投入”。正因为兴趣和爱好,他们才会投入精力去研究一个事物,对学习亦是如此。正因为他们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所以他们才愿意集中精力去探究其中的真理。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就比如说在学习简单的3个数相乘的时候,对于诸如4×13×5=?这个式子,如果不加以观察和思考,很多学生都会先列竖式笔算4×13,然后继续列竖式笔算上一个式子所得的结果再乘以5,这样一来就缺少思考了,很麻烦才算出结果。有的同学就会觉得列两次竖式计算比较麻烦,就寻找看有没有什么简便方法也能得出答案。他们观察之后决定先口算4×5得出结果为20,然后口算2×13得出结果为26,在26的结尾加个0即是答案260。这样一来不用列竖式就可以得出结果,又快又准确。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后者的做法重点不在于口算,而在于使用结合律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就在于使数学问题变得更简单。
  三、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在小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贯穿数学思维
  很多人说,学习不在于单单是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一个具有发展性的群体,年龄较小,身心都在成长和发育中,因而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的去引导学生去培养思维能力,一定要避免在短时间内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数学的眼睛。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家庭生活亦或学校生活中都需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努力的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数学,然后积极地去思考这些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进一步思考之后把它应用到数学学习中,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了终身受益的数学思维。
  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而言,它的逻辑性较很强,有些公式、式子几乎是环环相扣,所以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下衔接和过渡,有效地将各种数学方法和思维贯穿到课堂中,让学生逐步去接受这些书写方法和数学思维。这样上下衔接的引导让学生慢慢养成了有序全面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真理的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教研),2011(07).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