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文言语句的音节谐称问题

作者:读写算杂志社 字数:读写算杂志社

作者:侯海燕 来源:读写算 2019年29期
  摘 要 文言文作到了音节谐称,念起来琅琅上口,和谐顺畅,有时还能从音节的连属和句读的顿挫中,一定程度地显示语词或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不仅能使语言获得音乐美,而且对于明白、准确地表达语意,也是很必要的。
  关键词 脍炙人口;句子;音节
  中图分类号:H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195-01
  古人的文章,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在遣词造句上是很讲究音节谐称的。诗词骈赋之类自不待言,就是一般的散文也是这样。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几个句子:
  1.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
  2.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
  3.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5.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这些是“完璧归赵”一节中用“城”“城邑”作动词的远宾语的全部句子,共五例。在这五个句子中,“城邑”与“城”同义。为什么前四例使用单音节的“城”,独独最后一例却使用双音节的“城邑”呢?这是随意的吗?观察一下各例中动词的近宾语的音节情况,即可恍然大悟。原来前四例动词“予”“偿”的近宾语“我”“赵”都是单音节的,配上单音节的远宾语“城”,读起来比较爽利;而例5的“赵王”系双音节,如果远宾语单用一个“城”字,于义固然无损,可是读来就觉得不如用双音节的“城邑”来得协条顺畅。此例自然并不说明凡双宾语都要在音节数量上保持相等,但可以反映大作家司马迁在选词造句时,很注意关系密切的语词音节的谐称。
  以上是句子内部谐称的例子。下面的例子可以反映上下句音节的谐称。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梁,吾仇也。
  2.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两例中“仇”与“仇雠同义。例2之所以使用双音节的“仇雠”,很明显,是为了和下句的“天下”取得音节上的谐称。
  又《过秦论》: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国请服,弱国入朝。
  例中“追亡”与“逐北”同义而重复,“因利”与“乘便”同义而重复。这样做,除了取得其修辞效果外,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和这段话基本上四字一顿的节奏保持协调。
  不但上下句有谐称现象,古文中还注意隔句谐称。如《鸿门宴》: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这些是“张良代献壁斗”一节中提到“白璧”“璧”的所有句子,共三例。前两例使用双音节的“白璧”,与下文“玉斗”对称;为何例3简称“璧”呢?对原文上下句细加揣摩,反复诵读,可以发觉主要是为了让“项王则受璧”与隔句的“亚父受玉斗”保持音节数量的一致。“项王则受璧”中的副词“则”用来表示承接上文的语气,不可缺少;因此,就把“白璧”的“白”给省掉了。下句“玉斗”不相应地简称为“斗”(可以简称为“斗”,《汉书·高帝纪》相应段落即“玉斗”与“斗”并见)也可证明“白璧”简称为“璧”主要是隔句谐称的需要。隔句保持音节相等,加上这两个句子语法结构大致相同,阅读时有对称之感,可以启示读者去比较、体会项、范二人接受刘邦礼品时的不同态度。
  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例中作为各大小层次发端的语词“若夫”“至若”“而或”等都是双音节的,显然也有遥相谐称的意味。
  从以上的举例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所谓谐称,指的是遣词造句时,应当力求语句音节的谐适、匀称,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语词或句子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这是修辞在语音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书面语名作到了音节谐称,念起来琅琅上口,和谐顺畅,有时还能从音节的连属和句读的顿挫中,一定程度地显示词语或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不仅能使语言获得音节美,而且对于明白、准确地表达语意,也是很必要的。
  文言文中,偏义复词了出现也往往与音节谐称有关。如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
  此例“缓急”就是“急”义,“缓”无义。例中除了关联词“如”外,“传闻”“城中”“奈何”都是双音节单位,如单用一个“急”字,音节就不匀称,读来便不顺畅,所以加个无义的“缓”字以填补音节。又如诸葛亮《出师表》: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例2和例1在原文中仅相隔一、两句话,例2用单音的“异”,而例1却用双音的偏义复词“异同”,这主要是因为“同”字虽无义,但可以充当一个音节,满足这句话四字一顿的节奏。关于偏义复词,许多文章和著作都有所论述,而对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所起的作用,则较少涉及。据我们观察,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多半是在调谐、填补音节的情况下产生的。偏义复词常出现在诗歌中,正是因为诗句对音节谐称特别讲究,规定得特别严格的缘故。
  音节谐称是人们说话、作文时普遍使用的一条原则,值得仔细研究。温故而知新,探索文言文在这方面的实践情况,也许能增加对现代汉语音节谐称规律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古籍《史记》.
  [2]普通图书《岳阳楼记》.

相关文档:
合理运用互联网资源,助力农村中学生计算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软装设计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
质谱法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究